289 贵人(2/5)

纪录片采访最大的难点在于,受访者都是未经训练的素人,他们面对镜头会比较不自然。

因此拍摄的过程应尽量在不干扰或者少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既要有能交代受访者生活或者工作环境的全景或小全景,也要有能看清其细微表情、眼神、手部动作的特写镜头。

杨九安独立负责了两个采访任务。

一是讲述老人因为对故地的思念而绘制故乡地图的故事。

沈亦泽心里清楚,拍摄人物行为的分寸很难拿捏,如果过分关注细节描绘和镜头的艺术性,就会错失对整体信息的交代。

杨九安在现场展现出与她甜美可人的外貌完全不同的一面,安丫头全程指挥若定,从容不迫。

先是安排a机拍摄老人坐在书桌前的小全景,将背后堆得很高的有关故乡的文献资料和老人绘制地图的考证笔记都带入画面中,表现老人的退休乐趣是绘制故乡地图。

再安排b机拍摄老人含泪的眼神,说到动情处激动的比划,来表现他绘图的动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拍出来的效果非常好,杨九安通过双机位的协作拍摄,轻松化解了如何在兼顾主体的同时进行情绪渲染这一难题,这临场的反应和调度不可谓不快,没有相当扎实的基本功是做不到这种程度的。

如果这还只是对基本功的考验,那么第二个任务就充分展示了安安的灵气。

第二个任务是拍摄一位八十岁高龄的老教授,团队把他请到尧山的玉皇顶上对他进行采访。

由于受访者是在移动中不断讲述,其难度比静态拍摄要高得多。

杨九安却成竹在胸,她先安排一台地面的机位作为主机随时移动跟拍教授本人,由于不想打扰受访者回忆自己保护古迹时的情绪,所以机位必须尽可能在现场“隐形”。

这就决定该机位采集的画面以小全景、正面跟拍为主,虽然保证了信息的完整,但是艺术性稍弱。

这难不倒杨九安,她很快调来一个便于移动的小型地面辅机,从各个方向借助前景交代教授与尧山的关系。

该机不用时刻开机,只要按照光线、被摄主体和前后景的关系,以美学为依据快速调整机位进行拍摄,在后期制作过程中用于营造氛围感即可。

此外,杨九安还吩咐摄影师放出一个空中的航拍机位,它先以近景跟拍,再快速升高带出人与山、人与自然的连接与融合,画面的美感和艺术性因此得到补充。

沈亦泽全程只顾着看他的安安,看她跟团队探讨拍摄方案,看她镇定自若地指挥全场,看她一眨不眨盯着监视器……他的女孩实在是酷到没边。

他本来还担心安安在剧组里会受委屈,毕竟她是所有工作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人之一,但显然是他多虑了。

“想什么呢?”

杨九安察觉到他有些走神,便在他眼前打了个响指。

沈亦泽回过神来,笑笑说:“在想什么时候杀青。”

“马上了,拍完这个就杀青。是不是累了?”

他摇摇头:“我不累,我只是迫不及待地想跟你过二人世界了。”

杨九安双颊微红,没好气道:“工作时间不准提这个!”

“那还不是因为你问我……行行行,不提不提,回家我再跟你好好比划。”

然而回家之后却没能比划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