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心动2》第10期(上)(1/4)

人在美国,刚下飞机。

“沈总——”

机场门口,何宇招呼沈亦泽上车。

“沈总,我跟您确认一下行程。”

何宇虽然有段时间不当助理了,但办事依然细致周全,大大小小的行程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且安排得井井有条。

沈亦泽听他娓娓道来。

在洛杉矶的这一周,除了要落实收购一事,他还约了tunecorn的高层和包括乔老板、阿克金斯在内的一些独立音乐人。

tunecore的经营模式和理念他很感兴趣,为国内独立音乐人搭建一个专属的能够保障他们权益的平台也正是他想做的事。

不过,想要在全娱和腾飞的垄断下白手起家并不容易,tunecore的模式虽然在欧美大获成功,但橘生淮北为枳,在国外成功的模式未必适应得了国内的土壤。

音乐是艺术也是商品,既然带有商品属性,就要受市场规则的限制。

而从内容生产者到销售平台再到消费者,国内外的环境和情况都截然不同,相比于欧美乐坛的百花齐放,国内的音乐市场仍是流行和r&b的天下,像摇滚、电音、嘻哈、乡村等在海外受众极广的音乐风格,在国内却属于小众。

听众的习惯和审美取向不可能一朝一夕改变,只能慢慢培养,而想做成这件事,无疑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本投入。

从商业的角度看,这并不符合利益优先的准则,可这件事总要有人去做,不然十年八年之后,他和余笙就将成为异界版的周董和jj,而他和余笙竞争的这一年,也将会成为华语乐坛最后的黄金年代。

他还没忘记自己开设公司的初心,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扶植原创。

所以,哪怕不赚钱,甚至是亏一点钱,这件事他也一定要做,当然,要有计划有方法地做。

tunecore是海外最大的面向独立音乐人的数字分销和版权代理平台,而乔老板和阿克金斯则是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独立音乐人,不仅在国外享有盛誉,在国内同样粉丝众多。

倘若能和tunecore达成战略合作,获得该平台的版权授权,并邀请到这些优秀的国际独立音乐人加盟,或许便能从夹缝之中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这是他的构想,距离落实还需要一些时日,他这次来,只是想了解一下各方的意愿,正式的谈判和对接要等他完成了收购才能进行。

聊下来的结果跟沈亦泽想的出入不大。

tunecore非常乐意多一个分销渠道,尤其这个渠道面向的是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事实上,他们早已跟全娱和腾飞谈过,但最后都卡在了销售分成的问题上。

沈亦泽询问原因,才知道是因为双方的立场不同。

在tunecore看来,内容的重要性远远大过平台,因此内容的提供者,也就是tunecore和他们签约的独立音乐人应该拿大头,而全娱和腾飞则持完全相反的观点。

对以乔老板和阿克金斯为首的独立音乐人而言,多一个渠道同样是好事。

独立做音乐最大的好处在于任何事都可以自己说了算,不必受经纪公司和唱片公司的制约,而音乐人往往比较率性,尤其是这种顶尖的音乐人,相比于卖歌赚钱,他们更希望自己的音乐被更多人听到。

听闻沈亦泽有搭建独立音乐平台的企图,这些独立音乐人表示愿意进驻的不在少数,一来全娱和腾飞给他们的版权费并不算高,二来,跟这两家纯资本运作的公司比起来,庄逸是正儿八经的音乐人,自然更令人信任。

将海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引进国内,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还要将国内优秀的音乐作品带出去。

华语乐坛并非没有好的作品和好的旋律,欠缺的只是连通世界的渠道。

仅靠国内的听众也许撑不起独立音乐的市场,但如果能像tunecore一样,跟各个国家的主流平台达成合作,将旗下歌曲全渠道发售,那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独立音乐人的收入,进而形成正向的激励。

他在海外收购音乐公司的目的也正在于此。

音乐无国界,但音乐人有,由于文化、语言上的差异和其他一些不可抗力,国内的音乐圈子相对封闭,即便有好的作品也很难被更多的人听到。

而他要做的,就是消除这道壁垒,既让听众慢慢接受并学会欣赏来自世界各地风格各异的旋律,也让国内所谓的小众音乐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多的粉丝和支持。

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跳出“劣币驱逐良币,跟风干死原创”的怪圈。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必须尽快提升自己在音乐方面的影响力,别的不说,至少明年格莱美的年度专辑、年度歌曲和年度新人这三项大奖要由他的公司包揽才行。

他已经准备了十余首获奖作品,全是火极一时的大热之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会全部发行,前提是能够物色到声音条件达标的新人歌手。

……

“回来了?”

一开门就听见安安的声音,沈亦泽情不自禁扬起嘴角:“回来了。”

还是家里好,哪怕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能让他倍感幸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