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章 家里(3/4)

毕竟现如今徐章可是正六品的集英殿修撰,若论品阶,比正七品的宥阳知县整整高了两级。

而且徐章还颇受官家看重,被委以重任,派往淮南赈灾,在其他人眼中,这已经是镀金准备提拔的意思了。

俗话说得好,朝中有人好办事,宥阳知县又不傻,不说攀关系,如此能与徐章交好的机会,他又怎会放过。

还有小六徐晴,以前和徐章的关系也是最好的,如今也开始相看人家了,洪氏说盛维和李氏有意撮合徐晴和李氏娘家的侄儿,二伯和二伯母傅氏也有意和盛家亲上加亲。

李家是长梧母亲李氏的娘家,和宥阳的盛家大房一样,也是经商的,家里头生意做得颇大,和盛维也有不少合作,家资极厚,是宥阳和左近几个县有名的大家族,人口远要比盛家要昌盛的多。

李氏准备撮合的那个娘家侄儿,是李氏嫡亲兄长的嫡子,虽不是长子,却也颇为能干,小小年纪便跟着父亲学着打理商行,颇有几分手段。

便是在整个李氏一族之中,也是难得的少年才俊,登门说亲的人也不在少数。

李家虽然是商户,但这些年来也在不断的培育家中子弟读书,希望能够出现一位进士,能够助离家改换门庭,成为下一个盛家。

还办起了族学,族中但凡年纪合适的,不论男女,皆可去族学进修,分文不取。

听说现如今李家之中,有一个叫做李洵的后辈,年纪虽然不大,但在读书上面却颇有天资,去年已经过了府试,中了秀才,如今正在准备来年的乡试。

······

一说起家里头的事情来,洪氏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有说不完的话,一句接着一句,一件事儿接着一件事儿。

徐章竖着耳朵听的仔细,虽一边吃着饭,却不忘在心底默记揣度。

从洪氏的口中将这几年家里发生的事情大概都听了一遍,徐章这才忽然发现,自己错过了很多很多的美好的东西。

连小时候关系极好,一直对自己很是照顾的两个堂姐成亲也没有回去观礼。

徐章的心底先是涌出无数遗憾,可当想到现如今他们的幸福生活之时,却又觉得很是欣慰。

台哥儿啃完一个大鸡腿,又吃了两块红烧肉,一小块鱼肉之后就连打好几个饱嗝,贴身的嬷嬷替他盛了碗汤叫他自己拿着调羹喝了压了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