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章 放榜(3/4)

“如此文章,务实缜密,颇有几分昔日范文正公之风,若只居于二甲前列,未免有些太过可惜了些。”

“科举选士,本就是为了替国家遴选人才,治理天下百姓,观此人文章,便不难看出其对民生实务了解极深。”

孙大人想了想,拱手施礼道:“不如便将这个叫徐章定做二甲头名?”

孙大人大胆提议,他对于徐章的文章印象极深,昔日会试之时,便是他力排众议,将徐章定到了十八名的位置,否则的话,徐章的排名只怕还会往下落不少。

“哈哈哈!”嘉佑帝立时大笑起来:“孙爱卿的提议很不错,传胪虽不如一甲,却也不比一甲差多少,如此安排,甚合朕意!”

“陛下,那一甲······”孙大人又问。

嘉佑帝想了想,道:“这个许贞是哪一个?”这话问的是身边伺候的老内官。

老内官半躬着身子,小声回道:“陛下忘了,当日在殿上陛下还赞过这位许郎君相貌俊朗,气度不凡,说他不卑不亢,神态自若,是个好苗子呢!”

经过老内官这么一描述,嘉佑帝顿时就有了印象,又看了看桌上的前三份试卷,沉吟半晌。

······

······

四月十六日,殿试放榜。

一众贡士再度被汇聚到了宫城之内,被鸿胪寺和内侍们引到集英殿。

集英殿,顾名思义,取汇聚天下英才之意。

集英殿外,一众贡士看着大殿的方向,一双双眼睛都有些火热。

自今日起,便是鱼跃龙门,身份阶级转换。

多年寒窗终有果,不枉父母师恩重。

唱名之习自太祖始,那时一科进士不过二三十人,皆由太祖一一呼名面授,而后国祚建稳,科举制度也日益完善,每科擢取人数日渐增多,便逐渐演变成官家只唤三鼎甲进殿面授及第,二甲进士出身及三甲同进士出身皆由鸿胪寺官员一一唱名,随后众人一同拜谢官家,三跪九叩,施行大礼。

众新科进士皆换上公服,在鸿胪寺管院的引领之下,依次踏入殿中。

如此隆重的仪式,前世今生,徐章还是第一次经历,新奇的同时,还有些许紧张。

集英殿内汇聚了不少朝臣,徐章等新科进士只能居于末位,官家坐在玉阶龙椅之上,礼部的官员率先进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