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王后的逆袭8(1/1)

龙臻儿仰望着夜空中的灯海,良久,对身边的两位嬷嬷说:“给我找匹马来吧,我想四下走走。”

李嬷嬷连忙说:“我陪您一起。”

龙臻儿笑道:“嬷嬷不会骑马,就别折腾了,摔了可怎么办?你们放心吧,禁卫们不会让我有事的。”

这话让人无可辩驳。禁卫们的眼睛可一时不错地盯着她,就怕出什么差错呢!今天陈嬷嬷为了送赵子楚来见她,前前后后可花了不小的功夫遮掩。

果然,两位嬷嬷听到这个,也不多说什么了,应下了便去安排人牵马过来。

龙臻儿利落地爬上马背,骑在上头居高临下地对两位嬷嬷说:“你们先回营帐吧,我等会儿自己回去。”

说完摸了摸马儿的耳朵,双腿一夹,小马就“的的的”撒欢儿跑开了。

龙臻儿并没有走远,任由马儿信步四处乱走。她的目光也随着所到之处,好奇地看着大家的玩乐。入夜之后,才是乞巧节最热闹的时候,年轻人围着篝火唱歌跳舞,伴随着美食、鲜花和佳酿,气氛格外浓烈。

而她骑着马儿四处走,却不是真的想要与民同乐,图个乐子。

她现在的行为,用一种不准确的说法,其实是在刷boss。

做惯了女主任务,龙臻儿总结出一套经验,那就是主角千万不能老是宅在家里,尤其是女主,想要解锁更多剧情,更多人物,一定要经常出来走一走,给其他角色的出场创造机会。

安宁公主在原文中虽然被拓跋齐虐了大半辈子,但其实还是很有几个爱慕者的。除了之前见过的赵子楚可以开门见山的谈自己的计划之外,其余人等就不太合适了,需要制造机会培养感情,然后逐个突破。

溜溜达达转了个把时辰,竟然无人上钩。龙臻儿也不气馁,乞巧节没机会,就再制造别的机会吧。虽然是初夏,冷风吹多了也有些凉,她打算回营帐去早点休息,刚调转马头,却看见身后的夜幕中,缓缓走出了一人一马。

这不是白日里才远远打过照面的礼亲王拓跋海吗?

原文中的拓跋海,算是个反派大boss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斯文败类也许挺合适。

拓跋海主要跟男主拓跋齐不对付,这就决定了他的反派地位,再者,他对王嫂安宁公主也有些畸形的爱慕之情,一开始这种爱慕或许是青涩的、懵懂的,但随着他力量的壮大,逐渐就演变成了征服欲和占有欲。

拓跋海与拓跋齐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两人的感情起码表面看起来都很不错。但是拓跋海礼贤下士、温文尔雅的面具底下,藏着对兄长的深沉恨意。

原因是他们父亲,上一任梁国君王拓跋邺的死。

上任梁王拓跋邺是个全无野心的人,他从父辈手中继承得到了草原上的一个小国,便打算带领子民牧马、放羊,过着自由自在的和平生活。

然而,他生了个雄心勃勃的儿子,拓跋齐。

拓跋齐年少气盛,骁勇善战,十三四岁便开始骑马带领部下游走在草原各个部落,能拉拢的拉拢,不能拉拢的先打服了再拉拢,短短几年时间就统一了草原十三部,将这些部落的疆域都划归到梁国的国境之内。

拓跋齐虽然战功赫赫,但他到底还只是个王子。他手里所有的兵、所有的权势,名义上还是他父亲拓跋邺的,不过他一手把控着梁国的大权,毫不避讳地拟旨封自己为太子,随时可以接任大统。

拓跋齐统一草原之后,目光便锁定了南方,决定自己下一个目标就是吞并燕国。他以梁国王子的身份出使大燕,名为两国交好,实为打探虚实。但当他真正到了燕国,才发现这里国富民强,繁荣昌盛,以梁国的实力,贸然进攻获胜的可能性并不大。

加之后来他偶遇邂逅了安宁公主,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得到她,各种因素的权衡之下,他便想了个跟大燕签三十年和约的主意。

消息传回梁国,拓跋邺很高兴,经历了几年的战争,草原人民同样需要休养生息。

但拓跋齐回到梁国之后,却发布了一系列备战命令。不止掏空国库购买了大批战马、兵器,还勒令百姓上缴军粮,秣马厉兵,分明就是冲着燕国去的。

拓跋邺察觉到儿子的表里不一,苦口婆心,好声规劝。

但拓跋齐却十分失望,他告诉父亲:“同为上天的子民,燕国物产丰饶,繁华富庶,他们的百姓软弱无力,却享受着最好的一切!而我们呢?生活在这片荒瘠的土地,逐水草而居,只能牧马放牛,一旦有个天灾人祸,连个完整的冬天都熬不过去,无论人或着牛马,全都冻死了!”

“您以为我是为我个人的野心,并不是!我是为了草原的人民,我希望他们可以跟大燕百姓一样,在肥沃的土地上耕种,在温暖的房子里过冬。”

拓跋邺没有去过燕国,但他从归来的使臣口中听到了不少描述,对那种国富民强的景象也是有向往的。

“但是,得到这些的方式,难道必须是战争吗?燕国已经同意将他们的公主嫁过来,还会给我们种子、工具和能工巧匠,只要假以时日,那一切,我们也会得到的。”

拓跋齐却冷笑着:“我想要的,自会自己去拿,而不是靠别人的赏赐。”

拓跋邺也怒了:“说来说去,还不是你的野心作祟?当初,你统一草原十三部,说辞也是一套一套的,说什么战争是为了草原子民更好的未来,损耗是必须的牺牲,说战事结束后会好好地让子民休养生息。结果呢?不到一年时间,你又盯上了燕国。告诉孤,燕国会是最后一个吗?如果你吞并了燕国,就会消停了吗?”

拓跋齐的眼中闪过一丝狂热,大笑道:“燕国的南边还有魏国,魏国之外还有楚国、赵国……这些国家,一个比一个富庶,一个比一个有钱,只要得到他们的财富,我们所有的损耗立刻就会得到补足,到时候我草原铁骑踏遍中原,一统河山又何尝不可呢?”

在拓跋邺愈渐失望的眼神中,拓跋齐似乎毫无所觉,狂热地大声说道:

“父亲,您没有去过那些地方,所以您无法理解我的触动,无法想象我的不平!同样为人,凭什么他们可以毫无贡献,就可以安然躺着享受?我要让他们知道,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

拓跋邺却冷冷地说:“我看你是疯了,不要再胡思乱想了。百姓需要的是和平,不是战争,从今日起,你便留在宫中,不要再出去了吧。”

拓跋邺竟然想将拓跋齐软禁起来。

原来,在拓跋齐离开梁国出使燕国的时候,拓跋邺便已经有所动作,将王宫的部分守卫替换,就为防止他又有什么疯狂的主意,也好及时制止。

然而,拓跋邺一声令下,却全无响应。他头皮发麻,看向自己的儿子,眼神震惊又难以置信。原来拓跋齐早就预料到他可能会有的行动,已经将拓跋邺的人马换成了自己的。

当日,梁国宫中传出消息,国君忽然病重,无力处理朝政,下旨令太子监国。半年后,国君病重,令太子继位。拓跋齐登基后,以王后之礼迎娶安宁公主。君后大婚不足一月,先王就殁了。

此等密辛,宫人守口如瓶,没有传出半句流言蜚语。

百姓不知情,不代表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尤其是拓跋齐的同胞弟弟拓跋海,一向都知道父亲身体健朗,怎么会忽然病重?加上拓跋邺之前的计划,他也知道些许,不过是拓跋邺不希望他们兄弟失和,不让他插手罢了。

显然,父王想要阻止王兄备战的计划失败,反而被囚禁,甚至被毒杀了。

在得到父亲死讯的时候,拓跋海简直不敢相信。他对拓跋齐的感情向来是崇敬的、尊重的,但是他为了自己的野心,竟然连父亲都害了。

拓跋海比拓跋齐小十多岁,是拓跋邺人到中年才得的幼子。他自小就备受宠爱,加上性子更像父亲,为人温和谦恭,拓跋邺就更看好他,还为他找了中原的名士做了西席,教授各种知识。深受中原文化影响,拓跋海更看重君臣之礼、父子天伦,得知自己最敬爱的哥哥为了权势竟然害死父亲,几度崩溃,后来顺理成章地黑化了。

他要为父报仇,揭露拓跋齐的真面目。

为了这个目标,拓跋海暗自经营多年。原文中,拓跋海趁着拓跋齐对燕国大战时久居前线不在京中,联合军中内应和草原十三部共同发动了政变。结果,军中之人没能成功杀死拓跋齐,宫内因为不明真相却不得不保护自己孩子的女主挡住了暴动,双线失败,黯然领了盒饭。

拓跋海那次政变的最大意义就是给男女主的HE助攻了一把,让他们在生死关头意识到了对方的重要性,从此非对方不可。

望着眼前的拓跋海,龙臻儿的脑海中闪过他和安宁公主之间的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