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王后的逆袭4(1/2)

陈嬷嬷听到赵子楚这个名字时,心中闪过一丝诧异,但面上却没有表现出分毫。

赵子楚啊,那是个久违的名字了。

安宁公主嫁到梁国时,不仅带来了大笔的嫁妆,还带来了不少大燕国的青年才俊和能工巧匠。

为了两国和平,也为了爱女所在的国家能够越来越好,燕王可谓诚意满满,他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青年才俊为梁国输入中原文化培养治国人才,能工巧匠教会梁国百姓农耕劳作,不再靠天吃饭,得以休养生息。才德兼备者治国,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梁国也不至于苦于生计而频繁骚扰燕国边境。

赵子楚就是随同安宁公主前来梁国发展仕途的青年才俊之一。他是天启三年燕国的状元,年少有为,才华横溢,这等青年本应留在燕国为君王效力,但他却千里迢迢远赴梁国,不为别的,仅仅因为,他倾慕安宁,曾经几度求娶。可惜天不从人愿,安宁身为天家子弟,自有她的使命,虽然跟赵子楚互相爱慕,却无力抵抗父亲的指婚。

赵子楚要跟到梁国这件事,安宁公主是极力反对的。她已经嫁给拓跋齐,就不愿耽误赵子楚,虽然十分遗憾,却也希望对方能早日成家,放下过往,重新开始新的人生。

但赵子楚心意已决,上书恳请赴梁,燕王知道这个年轻人跟女儿有情,私底下召见了他,也不知君臣两人究竟怎么聊的,结论就是,赵子楚来了梁国。

到梁国后,他改名换姓,从区区小吏做起,短短五年已经成为梁国的户部尚书,手握梁国的财政大权。

但是,五年来,安宁公主从未见他一次。

陈嬷嬷偶尔听到宫人聊到朝堂轶事,得知这个赵大人数次婉拒了皇帝的赐婚,大有一副孤独终老的架势,她暗自揣测,莫非他对公主的心思还没息下去?

原本,陈嬷嬷觉得,赵大人再怎么痴情守候都不会有回应的,毕竟拓跋齐那般强势,公主就算为了他的安危和前程也不会落人口实。

没想到,今时今日,公主竟然主动提起要见赵大人。

可见,拓跋齐发兵燕国的事,公主是真动了怒了,竟然连私会昔日情人的想法都冒了出来。

但不论陈嬷嬷心中如何做想,既是公主的吩咐,她照做便是。待陈嬷嬷应下之后,龙臻儿又发了好一会儿呆,等好不容易调整了穿书的时差,才慢慢睡去。

次日早膳时,龙臻儿收到一封飞鸽传书,正是李旭传来的消息。

信中说,暗卫昨夜在城外遭遇了耶律楚的截杀。好在李旭在龙臻儿的提醒下早做了防范,加上王后的亲卫队自入梁国以来,五年间从未在人前展露过实力,让耶律楚大大低估了他们的战斗力,导致这场截杀演变成反杀。

偷袭的禁军仅有十多人护着耶律楚负伤逃走,其他全军覆没,伤亡接近五百人。

如今,李旭已经按照原计划向燕国进发。不过耶律楚遭此重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来信就为提醒龙臻儿小心防范。

耶律楚本来就跟安宁不和,此番偷鸡不成蚀把米,估计得是气疯了。

不过龙臻儿想了想,他再生气又能如何?拓跋齐如今人在前线,下令让他剿灭王后亲卫队的可能性不大,多半是耶律楚自作主张,打着先斩后奏的主意想在拓跋齐面前捞功。

可他万万没想到,不仅没能成功剿灭宿敌,还折了自己的五百精英。

禁军之中,不乏王公贵族子弟。这五百人中,不知有多少出身名门,一下子死了这么多人,就算是拓跋齐本人也要给出一个合理的交代和抚恤,更何况是耶律楚。

让他忙一忙也好,省得那双眼睛总是盯着后宫,叫人不得安生。

接下来的几日,龙臻儿总会抽时间到御花园里走一走,并非为了玩耍散心,而是想锻炼一下身体。

长期的软禁生活,让安宁变得身娇体软,此等娇贵虽然被拓跋齐视若珍宝,但却并不利于龙臻儿接下来的计划。

好好吃饭,坚持锻炼,为了可以顺利在乞巧节走出王宫,她不忘催促李嬷嬷将她写的那封信派专人给远在前线的拓跋齐送去。

自燕国诸事发生以来,虽然拓跋齐百般隐瞒,但安宁还是知道了内情真相,对拓跋齐的恨意更增添了不少,对他的来信从来没有回过只言片语。

这事儿没什么毛病,对于那个间接灭她全家的人,有什么必要给他好脸呢?

但龙臻儿要做的,不是单纯冷落对方那么简单。

所以安宁做不到或者不屑去做的那些示弱手段,她用起来却没什么心理障碍。保持跟拓跋齐明面上的友好,对她接下来的计划有利无害。

拓跋齐的回信很快,三日后就到了。这当属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了,足见其诚意。

李嬷嬷知道这是拓跋齐的回信,心中十分忐忑,毕竟公主看起来对参加马球赛十分期待,但陛下会允许她出宫吗?

龙臻儿却认为这事儿没什么悬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