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缺一个正好(2/2)

武宓微微一怔,想了想,还是点头应道:“知晓了。”

“只是到时候,我该与那位国师大人说些什么呢?”

宇文君道:“做你自己就好,无需勾心斗角,一切随缘。”

“比起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一个不知来历的细作,一些背地里的阴暗布局,已经算不得什么了,且他们只是细作,也并未掌握一些天大的事情。”

“星罗手段丰富,在我们之上,交给李洪山就是,我们只需要静候佳音。”

武宓这一次不再迷茫,宇文君很少这般,她敏锐的意识到出了很多事。

“嗯,我这就前去。”武宓道。

世人皆知,武宓是一个姑娘家,也是宇文君的左膀右臂,也出自于龙族,在诸多时候,武宓可直接代替宇文君做决定。

李洪山见了武宓,心中难免也要胡思乱想一番。

然宇文君,就是想要让李洪山胡思乱想一番。

宇文君看向井寒清,说道:“近些日子,南王谢一鸣会赠予我们一笔银两,用于在秋水郡修建一座恒昌书院。”

“但这笔钱不够用,最多只能打下地基,有多少银子,你就先用多少银子。”

“后续有不足之处,我来想办法,但切记,不可动用宗内的老本儿。”

井寒清也微微一怔的看着宇文君,她老早之前宇文君前往秋水郡,就必然会在秋水郡做一些事情,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迟疑道:“塞北城一战,我们损失惨重,而今财政吃紧,依我之见,不妨先缓一缓,整理内政一事,我们自己都还忙不过来呢。”

宇文君说道:“丞相大人将会在北方提前以工代赈,到时会触及到诸多地主贵族的利益,土地兼并的诸多恶劣事迹,也将会逐渐纰漏出来。”

“我们此时直接在秋水郡修建恒昌书院,有利于收买民心。”

“而我们的内政,我亲自镇守恒昌宗统御内阁,你得多辛苦一番。”

关于北方布局,诸多老旧贵族,门阀世家,因浩安之城端木直的举发,再度加深了对宇文君的仇恨,如今所有人都知晓是宇文君利用了一次端木直的清名。

唯有收买人心,才可在气势上压制住那些不安分的世家大族。

不知不觉间,宇文君已成为整个人族内政,作为重要的一根平衡之木。

听到宇文君此言,井寒清也只好点头道:“高志已去了北方,带去一部分干吏落脚于伯牙郡,既然决定修建恒昌书院,已可收买大量民心,控制舆论一事,是否暂时搁浅?”

宇文君摇头道:“不必,两手准备会稳妥一些。”

“世家明面低头,背地里却有人和外族勾结,据我所知,应该是与神族勾结,但当下并无实证,也只能对此类事视而不见。”

“其次,修建书院,既是为了招揽人心,书院也真的会带给诸多百姓一些实惠好处。”

落座于秋水郡的恒昌书院,一旦落成,将有可能成为人族境内面积最大的一座书院。

虽说国战当头,无数人内心已经没了希望,可缝缝补补的事情,总得有人去做才行。

“你先规划一番,南王谢一鸣的这笔银子,不会太快到来,谢一鸣也需要与一些家族之主,好生商量一番。”

“不过你最好带领内阁几位成员,前往秋水郡大张旗鼓的巡视一番,且有意无意的散出风声,令当地百姓知晓,他们贫瘠苦寒的秋水郡即将有一座大型书院。”

井寒清重重点头,总觉得眼前的八顾之首和以往不太一样了,身上多了几分凌厉,以及老谋深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