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良方(3/3)

谢陞知道躲不过,准备出列说话。

恰在此时,一个身影突然抢先一步站出,他昂首大声道,“老臣以为万万不可!”

谢陞松口气,留在了原地。

殿中所有人都朝那人看去,连温体仁也从前排转头,看清是谁之后才回过去头。

崇祯冷眼看着那人道,“刘宗周,朕没有问你。”

刘宗周昂着头,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圣上可以不问,但老臣不能不说。

今日这淮安武举身居何位事小,涉朝廷体制事大。

皇上天纵之资,却往往失于操切,是以施为次第之间,多未得要领,皇上一念之矫枉,而积渐之势,酿为厉阶,遂几于莫可补救,长此以往,天下事将日抵于坏。”

刘宗周公然指责皇帝,令殿中众人侧目,但并无人出列呵斥刘宗周,因为臣子这样当面驳斥皇帝事情并不少,以他们对刘宗周的了解,与他发生正面言语冲突,大多数情况会弄得自己一地鸡毛,而即便赢了也毫无得利可言,是以大家都避免和他辩论。

崇祯冷冷道,“那你且说,朕有何事可言操切?”

“圣上锐意复辽,而贼臣以五年平辽之说而得进用,即为操切,”崇祯苍白的脸上泛起一阵红晕,胸口起伏了几下。

众臣微微有些骚动,因为这件事情是皇帝的一块伤疤,正常的大臣是不会去揭的,刘宗周现在做了,后果殊难预料。

“刘侍郎此言差矣。”

温体仁缓缓转过身来,“国初诸贤皆出于草莽,可见市井草莽之间并非无人。

方今天下板荡,皇上属意中兴,唯才是举原非一成不变,为国揽才自该皇上乾纲独断。

只要有为国效命的心意,至于文举还是武举,倒是其次了,更不用说钱先生的意思,是令其冠带行走办事,不伤朝廷体制,何谈操切!”

刘宗周一拂袖袍,“陈启新若确有忠言奇计,实授亦无不可,但老夫意不止此。

针砭天下弊病,朝廷自有科道言官,此等小人操其讹说,投间抵隙以希进用,日后市井之徒起而效仿,而国事尚可问焉。

更者其一市井之徒,如何投书于御案,该当彻查……”“刘宗周!”

崇祯略微提高了音调的声音传来,待众人安静后,皇帝看着刘宗周道,“你既称陈启新奏本为讹说,又称朕失于操切,那朕今日便让你来说,你有何治病良方,灭寇平虏安靖天下之法。”

刘宗周踏前一步,器宇轩昂的大声道,“夫皇上所恃以治天下者,法也,而非所以法也。

所以法者,道也。

如以道,则必首体上天之心以敬天,而不徒倚用风雷……以简要出政令,法尧舜之舍己从人,以宽大养人才……杜后世宗藩之忧。

除此三大忧,而苞桑之业,又何虞夷寇哉?

此蚩蚩潢池,言抚言剿,总非定算,但颁尺一之诏,痛言前日所以致寇之由,与今日不忍轻弃斯民之意,乃遣廷臣,赉内帑,巡行郡国,为招抚使,招其无罪而流亡者,更令陈师险隘,坚壁清野,听其穷而自归,诛渠之外,不杀一人,此圣人治天下之明效也。”

崇祯冷冷一笑道,“是以你之灭寇之法,就是发一道诏书,派出臣子带着内帑招抚,则流贼自灭。

与罪督杨鹤在陕西便是如此作为,银钱尽则贼复炽,这便是你的平靖天下之法?”

“非也,杨鹤之招抚失了定人心之根本,正天下当先正人心,只要皇上正本清源,流贼自灭……”不等他说完,崇祯已经站起身来,在众臣愕然的注视下走下御座,径自朝殿外大步走去,王承恩赶紧追在后面,大声喊了一声,“皇上回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