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谋划(1/2)

李建成虽然写了回信,但是不知道李渊到底出于什么想法之下写了这封信,又赶快把送信的人叫到自己身边,如此这般的吩咐了一通,让他过去打听打听,看谁在李渊耳边吹了枕头风给自己出了这么一个难题。

虽然送信的人已经走了,而拒绝的信已经发出去了,但是李建成的心里还有些放不下。

“有句话怎么说?长兄如父。就因为这句话,我就成了这个倒霉的大哥,要是阿娘生的孩子,我是想尽办法把他们养大成人,别人生的孩子与我何干?并非是我天生凉薄,而家里面就这么多点儿粮食,我又不是圣人,怎么可能拿出我们兄弟姐妹的口粮去养别人呢?”

说到这里翻身搂着曹槊的小胖腰,“咱们在洛阳,虽然远离了爹爹,自有一番潇洒,但是终究还是弊大于利。”

曹槊懂得李建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是因为离爹爹太远,久而久之感情就变得淡薄了,而天天相伴在李渊身边的那些娇妾幼子,就成了李渊的心头好。

有些人天生就没良心,曹槊还记得这话似乎是丁夫人埋怨自家主人的,曹槊觉得这话有的时候挺有道理的,当年觉得用到主人身上不合适,如今用到李渊身上怕是特别合适。

想到这里,曹槊悄悄的问李建成,“你是不是想着咱们挪一个地方?”

“我是有这个打算,但是片刻之间又不能离开。”想到这里翻了一个身,“我觉得现在差不多能谋划这件事情了。当初爹爹带着一家老小到外边做官的时候,把咱们两个放在这里说是让咱们在这里传递消息,说难听一点,就是把咱们放在这里让杨广放心一些。自古以来皆是如此,那些领兵在外的大将都是要把家眷放到京城,用来宽慰皇帝的心。”

说白了就是人质。

如今窦夫人生的这些孩子几乎都在洛阳,杨广看了之后自然会特别的放心,所以把李世民派到先遣军里面,给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安抚李渊。

李建成就在这个时候想着脱身的事情,“世民在军中,又在杨广眼皮子底下,等于说咱们家有人质在皇帝跟前,咱们这个时候想要脱去牢笼非常简单。等到杨广开始了御驾亲征之后,我就想办法带你们离开这里。”

曹槊问他离开这里又要去哪儿?难不成要跟李渊会合?曹槊其实并不想和李渊的那群后院姬妾们住在一起。

如果真的住在一起了,曹槊不能保证自己控制得了脾气。

“当然不能和爹爹在一起,远香近臭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我刚才也说了,若是隔得太远,到时候感情淡漠……说不定还能生出其他的祸患,咱们要走,就要捡一个地理位置重要的地方去。”

“比如说?”

“比如说将来的根基所在,现如今有两个地方比较合适,一个是太原,一个是晋阳。晋阳那个地方世民已经去了,而且还把自己的心腹也留在了那个地方,咱们再去不合适,所以我就瞄上了太原。这件事情咱们需要慢慢的筹划,如今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过年,所有事情只有等到皇帝御驾亲征了,咱们才能有所行动。”

说到这里李建成又转回身去搂着曹槊,“我觉得你这段时间真的瘦了,腰上的肉没有以前多了。趁着过年的时候,你也好好歇歇,多吃点好的补一补。”

曹槊对于苗条不苗条还没有太大的概念,李建成这么说了,曹槊也没当回事儿,再加上这个时候也特别困了,含含糊糊的答应了一声,因为天冷,两个人抱在一起暖暖和和的睡着了。

眼看着过年的日子就在眼前,观音婢回去看望了舅舅和母亲,愁眉苦脸的回来了。

李秀秀也结束了一天的骑射,吃饭的时候领着两个弟弟来到了厅堂。

曹槊就和观音婢还有李秀秀在屏风的另外一边吃饭,李建成带着两个弟弟在外边吃饭。

观音婢就在旁边询问曹槊,“嫂子,最近几天您在家有什么事情没有?”

曹槊不知道观音婢这话是什么意思,也只有含含糊糊的回答,“天天的事情都一样,全是迎来送往的事情,说真的,派出咱们家的管家就能把这事办得妥妥当当,我不是头年当家作主,有点底气不足嘛,凡是所有的礼物都要亲自过眼看一遍。”

说到这里又担心她们两个觉得自己是在显摆,“不是我说你们两个,你们就没有想过帮我的忙吗?观音婢天天躲在屋子里面看书,秀秀天天带着人在外面喊打喊杀,现在天气那么冷,就不会放松一段时间,天热了再出去。”

李秀秀随口答应了一句天热有天热的事情,而且有不少农家女天热的时候,还要帮忙到田里收割庄稼。

平时在一块说话的时候,李秀秀还学了一肚子种田的理论,趁着饭桌上向两个嫂子显摆了一下。

曹槊一边听李秀秀说话,一边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观音婢,看她仍然是愁眉不展的模样,“观音婢在想什么?是不是在想世民?”

观音婢点了点头,她不止想远在北边的李世民,她也在想舅舅家的事情,仿佛是祖宗不保佑子孙,她自己身体不好,她的表弟表妹身体也有点不好。

但是这话又不能说出来,毕竟是舅舅家的事情,跟李家没有太大关系。而且舅舅家如今还不算没落,一些药材还是能吃得起的,也不需要自己从婆家拿些东西回去。

到底年纪轻,观音婢掩饰不了脸上的表情,拿着筷子在碗里面扒拉了几下,“我胃口不好,吃不下去东西。”

吃饭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的胃口好,大家伙吃的都特别香,如果有一个人就是吃不下去,也会影响其他人的胃口。秀秀当时就把筷子放下去了,尽管饿得饥肠辘辘,也不能在二嫂子跟前大咬大嚼。这是要顾及到二嫂子的心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