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武昌,种田开始(求订阅!)(1/4)

三月初五,楚王殿下的船队,来到武昌城外的江面上。

此时各艘船上已升起红色龙旗,缓缓朝汉阳门外的码头驶去。

此时朱桢正立在船头,拿着望远镜朝东边看去。

武昌城汉阳门外,已经是人山人海。

朱桢的镜头越过汉阳门往东,只见一座雄伟的城市,映入眼帘。

城市的中央,还有一处巨大的工地正在忙碌着。

那就是正牌的楚王府,自洪武初年便开始建造了,现在已经进入尾声。

镜头越过武昌城,落在城东一连串的山峰上。

朱桢点点头,那里应该盛产石灰石,大明水泥事业,要在武昌打响第一炮了。

“殿下,该下船了!”戴朝指着前头的栈桥,上面已经站满了前来迎接的人。

“好,”朱桢放下望远镜,大手一挥道:“下船!”

坐船渐渐靠岸,自有水手们完成靠帮和铺设栈道。

等朱桢穿着红色团龙袍,踩着地毯走到栈道上时,以江夏侯周德兴为首的文武官员,纷纷向楚王行礼。

按洪武皇帝定制的礼仪,大小官员见亲王得行跪拜礼。

不过如今是在码头上,到处湿哒哒的,楚王殿下体恤众人,只让官员们向自己行了三揖,就当是跪拜过了。

“殿下真是宅心仁厚!”周德兴一脸激动道:“湖广万民得遇殿下,如大旱逢甘霖也!”

江夏侯五十多岁的样子,身材算不上多魁梧,却依旧是一副孔武有力的样子。

在他身后,湖广行省、武昌府、江夏县以及各卫指挥使等官员,无不跟着逢迎拍马起来。

“就是就是,殿下年少有为,文武全才,前来湖广就藩,乃是我湖广万民的福气!”

“是极是极,我湖广万民,定能在殿下羽翼下,安居乐业,乐不思蜀!”

在欢快的气氛中,朱桢被迎入城中。

由于目前楚王府还未竣工,他便暂住县馆之中。

按例,今日武昌诸文武官员,要为楚王殿下举行盛大的接风宴。

不过朱桢以舟车劳顿为由给拒了,他对这些官场上的套路不太感冒,暂时还是想把精力花在有用的地方。

县馆一处花厅中,朱桢正与提前达到的刘伯温茶叙。

“殿下,这是老朽命人绘制的武昌城地图和武昌城附近图。”

刘伯温命人将折好的两张大宣纸展开,给朱桢看。

朱桢站起来,在地图前浏览片刻,扭头道:“先生,我们基地的建设,已经完成了没?”

“完成了,完成了!”刘伯温指着地图上,武昌城东的一个山谷道:

“基地就建在这里,往西五里的那座山头,全是石灰石,十分方便生产水泥。”

“至于煤炭,遵照殿下的意思,老朽已经派人去荆门县那边去寻了,若是真有大煤矿,到时候只需建一条路通到汉水边,再沿汉水而下,就可达武昌。”

说着,刘伯温又指着武昌东南处的兴国州道:“刘琏已经带人去大冶那边找铁矿了,想必不日便有好消息传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