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小呀小山村(3/4)

“提前跟大家说一下,今天的事情会比较多,大家做好准备。”

“大家记得穿马甲,戴好卡牌证。”

“……”

除了马甲以外,这次志愿者们每人要戴上一个写着‘志愿者’三个字的卡牌证。

除了十九个志愿者,同旅游大巴的还有分会员工、少量媒体记者。

方年和陆薇语一组,抬着一筐文具随着队伍沿着泥土路向前行。

路上,陆薇语小声问道:“方年,你们老家的农村也是这样吗?”

闻言,方年望了望四周。

这个不知道名字的村庄,比起茅坝来说几无区别。

多数现在能看到的房屋外表有瓷砖。

也有少数房屋破败。

时间点还早,有翠烟袅袅升起。

田野间村民们正在劳作,这个季节临近丰收,路旁田里的稻谷垂下腰肢,等待收割。

根据水稻的成色能明显分辨出田里种有两季稻和一季稻。

偶有在劳作的村民打望着他们一行人。

也能看到有小孩在打闹。

如果不是来助学,方年会觉得这是跟茅坝一样,好一派田园风光。

接着回答了陆薇语的问题:“一样,也是种水稻,多数时间在田地劳作,有翠烟袅袅,空气新鲜。”

“也同样有贫穷的地方,因为村民们没有多少谋生技能。”

陆薇语点了点头:“我听我爸妈说,我爷爷那代生活在农村,家里都穷,后来我们家才搬去的城里。”

“这是我第一次来农村,真的会有野狗、追着人跑的大鹅吗?”

方年心想,再过几年,管你在没在农村生活过,你都能通过网络视频看到农村的风貌。

也能看到被大白鹅追着跑的少年们。

他知道陆薇语的基础家庭情况。

其实是爷爷那辈就搬了出来,打小生活在小城市里,若是从方年老家坐车南下去羊城、鹏城,几乎必然经过的城市,韶州。

如果要硬扯缘分的话,方年去世的爷爷80年代也曾去韶州挖煤打拼,只不过方年爷爷是挣了钱后回老家了。

“待会你应该能见到。”方年神秘一笑。

其时,大家都听到了狗叫声。

陆薇语也听到了,脚步都顿了下,才继续往前走。

心里琢磨着有这么多的人,有什么好怕的……

……不知道是村长还是村支书的干部带着几个村民迎了过来。

“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领头的中老年男人笑呵呵的道。

带着比较有地方特色的口音。

倒是说大家都能听得懂。

“来这么早,你们还没吃饭吧?”

分会的某个员工笑着回答:“都吃过了的。”

接着他跟领头的男人简单交涉了几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