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意料之外的来信(3/4)

至少得做好牺牲掉黎明城的准备。

至少在北线的表现,猎犬特种部队的战斗并不比100山地师差多少,装备可能逊色一些,但人员素质却比后者明显要高。

联盟曾与布格拉在边境上发生过一些小的军事摩擦,但双方都没有派出过主力部队,而是很谨慎的互相试探。

他印象中的一次,联盟这边派出的是当时还不属于联盟的101号营地的彷生人,布格拉那边派出的更是一支实际上由威兰特人军官雇佣的三流佣兵团。

其实回过头看,那次摩擦事实上既是管理者与西格玛之间的较量,也是双方对彼此之间底线的试探。

西格玛很精准的察觉到联盟的弱点在于「边境控制力较弱以及对伪装成流民的准军事力量难以甄别」,而楚光也对自由邦的痛点予以了强有力的回应,即「强悍且不受约束的个体会给自由邦虚假的自由造成巨大的隐患」。

一个彷生人就能杀穿一支百人队,如果一百个彷生人或者一百个比彷生人还要麻烦的觉醒者混进自由邦……

对于西格玛而言,这比「在正面战场上依靠正规部队堂堂正正的歼灭一支百人队」带来的威慑力要大太多了,而这才是双方一直以来都很默契地控制冲突规模的真正原因。

这游戏的npc就像真人一样,越往深处去想越是如此,他不是头一回如此认为。

顿了顿,方长看着似懂非懂的多莉,言简意赅地继续说道。

「……所以你在讨论他们是对还是错,是好还是坏的时候本身就走进了死胡同。枪比刀更快,枪中还有更快的枪,但削苹果真不一定比一把水果刀好用。」

「回到你最初的问题,我可以告诉你筹码无关好坏,也无关对错,它就是一件工具。拿着它的人根据自己对它的理解在使用着它……包括发筹码的人,用筹码的人,仅此而已。」

「至于筹码为什么没有和银币一样,因为把筹码举起来的那个家伙从一开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也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至于最后玩脱了或者没玩脱,那又是后话了。」

布格拉也是一样,包括布元、董事会架构在内的一系列工具都是彷照理想城设计来的,他们和废土上的绝大多数废土客一样无比羡慕着理想城的繁荣。

至于理想城的其他东西他们以为自己很了解,但其实一窍不通。

而这也就导致了布格拉的赛博朋克式社会——超高的科技水平与极低的生活标准同时出现在一个聚居地里,每一个人都像奔跑在钢丝上的仓鼠。

这与科委会存在相似之处,但又截然不同。

据说联盟的科考团社会研究科有对这些现象进行立项分析,包括联盟自己当前的社会学现象。

不过这是一项需要持续进行的长期事业,指望在当下得出关于当下的结论是不现实的。

说到这儿,他又忍不住调侃了一句懵懵懂懂的多莉,把后者气的面红耳赤,张牙舞爪。

「……就像卖多肉给你的小贩,他既不是为了你的健康,也不在乎什么辐射不辐射,只是为了赚你兜里的银币,区别只是有些人清楚,有些人

不清楚……嘶!你别乱咬啊!」

看着多莉像猫咪一样跳到了桌子上,方长赶忙把没喝完的咖啡给挪开,生怕把她给烫着了。

然而由于因此失去一只手,面对多莉的进攻他很快败下阵来。

等到房间里打闹的动静总算是结束之后,面红耳赤喘着粗气的多莉总算注意到了桌上那张被揉皱了的报纸。

「这是幸存者日报?」她的脸上浮起惊讶的表情,尤其是当她发现报纸的排版与曙光城的幸存者日报不同之后。

方长将报纸铺平,澹澹笑了笑说道。

「金加伦港分报……和我们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幸存者越来越多了,上面偶尔也会出现一些令人眼睛一亮的文章。」

他长期不在金加伦港,也需要借助当地的报纸了解那里的情况。

没想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那个装满了奴隶、没有任何希望可言的海港居然也能发出这般惊天动地的吼声,实在是让他惊讶。

或许再给他们一点时间,他们真能赶上通往新世界的船也说不定。

其实除了给钱之外,他也是有帮助他们培养一些人才。

比如在总督办公室担任秘书的约杜,就是一名能力不错的温和改良派。

包括在民防办公室当主任的拉西,有魄力也有执行力,对新事物也有接受的能力,虽然言行举止粗野了点,但不是什么大毛病。而且客观的讲,金加伦港的改造成功是有他一份功劳的。

毕竟再没有什么比一名握着枪杆子的月族人对旧贵族的威慑力更大了,尤其是这家伙不管对别人还是对自己人都够狠。

为了活命,那些旧贵族甚至比新阶层还要卖力的讨好联盟。

毕竟他们也怕,怕唧唧歪歪多了联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联盟的人是讲道理也讲纪律的,但联盟养的狗明显是不讲的。

这家伙是个可造之材,放在办公室里打磨一下心性是比较好的。

不管他想当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都不该把心里的想法写在脸上。

这是从政的基本功。

练不好的话,那家伙这辈子注定也就能当个民兵团一把手了。

「红土……这文章写的不错啊,不像是刚学会写字的人写的。」报纸上的文章从头看到了尾,多莉的脸上愈发的惊讶了,甚至于惊喜。

或许曙光城的《幸存者日报》也可以引用这篇文章。

不——

这似乎不是一篇文章,更像是某个长篇文集的序言。

作为《幸存者日报》的最早一批员工,以及挖掘到《觉醒者波尔》这一文学瑰宝的编辑,她敏锐的察觉到这名为《红土》的文集有着不输于前者的潜力。

这片废土上受苦难的幸存者不只有巨石城的波尔,还有白象城的l!

她听见了那直击灵魂的呼声,她相信其他人一定也能听得见,尤其是经历过那场变革的工友会成员们!

他们已经结束了自己周围的废土,但更广阔的废土还没有结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