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之农妇_第32章(1/2)

“自然,您这样式绝不会有第二套。”掌柜听到她同意,立马让人取来银子,“这是一两银子,您收好。”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中午,杨婵简单炒了两个菜,早上煮的饭还热乎着,直接吃就行。

这要是在现代或是杨府,都少有人这样吃剩饭,可是在赵家村,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干饭,有一荤一素两个菜,已经是富裕的表现。

杨平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是小草就有深刻体会,没水患之前,赵家属于富农阶段,不过家里好几个人读书,人口也多,煮了饭也先紧着男丁,像她这样没干活的姑娘家,都是喝稀的多,哪有像现在这样顿顿干的,每日还都能见荤腥。

其实她心里还有一个大不孝的想法,觉得这次水患来的好,才能遇到杨婵这个嫂子。

说到底小草还是孩子,谁对她好,心里就偏着对方。

吃过饭,小草抢过碗筷去刷洗,杨婵也没拦着。

不是杨婵懒或是虐待小姑子,先前她什么都没让小草做,不想这孩子暗地抹泪,怕自己不干活导致杨婵不要她,实在让杨婵哭笑不得。

最后还是赵远山和她们各自谈了一下,告诉小草不会不要她,对杨婵则让她不必太客气,直接当自己妹妹使唤,这样才是一家人。

其实真不是杨婵把她当外人,就算是她自己妹妹,八岁的年纪,她也不会让她去干太多活。

也许这也是现代和古代的一个区别,她总是觉得八岁才是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怎么也得十五岁才算长大一些。

不过古代十六岁就嫁人,八岁确实不能当作孩子看待,总之后来杨婵将一些轻便的活交给小草做,她倒是乐意高兴的很。

当然,杨婵也不会让小草一个人做,和她一起收拾好厨房,就一块去了绣房。

赵家房子不算特别大,正屋有三间,赵老头和赵老太一间,一间做书房,一间偏外的一半做了厨房,一半做了仓库,像是锄头,扁担,柴火都放在这。

正屋左边有三间房,大房住走两大间,剩下一间隔成小间给了小草几个姐妹。

右边则有四间房,二房三房一人一间,赵远山有半间,余下的其余兄弟半间,最后那间当做粮仓。

不过因为赵家只剩下赵远山和小草,一下子空了出来,显得房子很大。

成婚后,她和赵远山就要搬去正屋,杨婵想了想,干脆将左边大房住过的那间收拾出来给杨平,中间那间半间给了杨平做书房,半间做了绣房,而小草还是在原来的房间。

不过杨婵让赵远山把中间的木板给拆了,隔成里外两间,里间给小草做卧室,外间给她弄了张书桌,又将他们兄弟用的小书柜搬过来,弄成一个小书房加小客厅的样子,窗户外给种了一些常见又好养的花。

如此一来,她有个小姐妹都没带到自己屋里去玩,等花开的时候,还能赏花。

刚改造出来的时候,小草小嘴都咧到耳根后,爱的不行。

说起来赵家也有读书人的陋习,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就是典型的小农思想,真正的大户人家,书香门第,绝对会教导女儿读书识字明理,这样才是大家典范。

既然成了小草的嫂子,成为她半个母亲,自然不会漏了这个,女孩子读点书,不论于哪方面都有好处。

腹有书香气自华,这句话半点不假,好比赵远山,一个读过书的杨婵和一个没读过书的杨婵,他绝对选读过书的,这就是男人的劣根性。

能读书识字,对小草来说就和做梦一样,这样的日子,是她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能做的也就是努力完成嫂嫂布置的作业。

“络子这样打对吗?”小草将打了一半的络子递到杨婵眼前,问道。

“不错,比昨天又进步了。”打络子是绣花的基础,小草之前也学过,只是不如杨婵来的精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