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怨偶_第11章(1/3)

唐宝如心知这孩子心性倔强敏感,当着孩子骂人父母,确实是刘氏不太讲究了,她心下暗叹了口气,知道娘亲豆腐心刀子嘴,明明是副慈悲心肠义气脾气,却偏偏因为这刀子嘴不知白白得罪了多少人,俗话说寒语连忙笑着坐下来问那孩子道:“弟弟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罗氏连忙赔笑道:“叫唐远,这孩子脾气孤拐,不怎么会叫人。”

唐远……她皱了眉头有些奇怪似乎什么地方听过这名字,过了一会儿忽然反应过来,唐远!这人可不是曾经在自己沦落市井开店的时候来照拂过自己的远亲么?他当时在京营禁军里似乎担任个什么小头目的,自己店家被流氓骚扰的时候,他曾来替自己镇过一段时间,后来还时常带了士兵来镇场,似乎当时是说过算得上和自己有些远亲关系,后来他调防派到别的营去了,就再也没见过了,后来有熟识的士兵来,问起他,居然是剿匪的时候被砍断了一臂,没法当差了,不得不回了乡,她一直念着没有还他恩情的。

原来竟是这孩子么?却不知为何前世自己完全没印象……也是,那时候来打抽风的族亲不少,自己那会儿混混噩噩的过日子,哪里留心这些。想来当时他对自己不冷不热的,却仍是帮了自己,想必承了自己母亲的情,却仍记恨着这些辱人之语,不肯更亲近一些。

她一边笑着道:“咱们这羊汤熬了一天,算得上一绝,远儿不妨尝上一尝。”一边用调羹舀了一勺子汤递到那孩子嘴边,孩子毕竟是孩子,虽然脸儿绷得紧紧的,却到底没好意思拒绝,张了嘴巴,喝了一口,鲜美热呼的羊汤一入嘴,那小脸就再也绷不住了,唐宝如将调羹塞在唐远手里,看他终于低头喝汤,一边笑着问那罗氏一些家常话如娘家在哪里,一向做什么营生之类的话,火盆边人渐渐暖过来,又有羊肉汤下肚,大人孩子脸上终于多了些人色,只是说着说着难免掉泪,只说着自己和孩子命苦,待要劝她和离,她却又道:“其实他不喝酒的时候,对我和孩子都还不错,有什么也都先给我们吃,只是酒瘾上来,就什么都不顾了,喝醉了以后,神志不清,就开始骂骂咧咧,醒过来其实也后悔的……”

临走时,刘氏到底还是又拿了几串钱并一包粽子叶包好的没动过的肉菜和点心地给她,到底看在女儿连连使眼色的份上,没再说什么。唐宝如也拿了个泥金杏花荷包,里头放了几个银瓜子塞给唐远道:“拿着压岁,快长快大。”

那孩子捏着荷包,脸上微微涨红了,眼睛里那点戾气却已消失无踪,多了一份孩子的稚气和无措来。

☆、母女恳谈

送走了不速之客,刘氏仍然在恨铁不成钢地念叨着:“真正是气煞人了,怎么扶都扶不起来,偏偏这样穷的还越是不要命的生,一个接一个就没歇过,她才多大,眼看着脸就干黄下去了,老得飞快……哪里是在生孩子,竟是在挣命呢。”

宝如截断她的话道:“阿娘,下次这样的人,你若是要帮她,就莫要再骂了,你恨她不争气,然而这世上这样的人多着呢,他们好像总受累,总被欺负,总是特别倒霉,你想替他们打抱不平,却会发现你他们只会说什么命该如此,就是这么倒霉,有些人不需要你救,因为他们会自救。有些人不值得去救,因为他们像滩烂泥一样赖在深渊里……你是骂不醒的,俗话说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您想想,族里您帮过的人有多少,念你情的又有几个,如今这世道,你要施恩于人,就莫要言语辱骂,否则一不小心反结了仇,别人倒记得你骂过的每一句话……”

刘氏被她数落得倒是笑了:“说这话,你还不是和我一样不忍心?适才你怎么又帮她了?”

宝如道:“却是看在孩子份上,至于她这样的人,骂也没用,我看那孩子是个能出息有主意的……”

刘氏却是个心思敏捷的,早反应过来:“你别想打过继那孩子的主意,不成的,那孩子的父亲就是个烂酒鬼,整日里醉醺醺的,根本没个清醒的时候,过继他的儿子,只怕要被他这无底洞赖上,再说了,谁知道他那儿子会不会有样学样,将来也是个酒囊饭袋……”

宝如心下暗叹,道:“我昨儿只是想了想,觉得如今阿爹养着病,家里的饭馆靠请外头的厨子,赚得少,如今家里的进项大头竟是靠着许宁那香铺子,然而如今花销也大,许宁眼看就要去考试了,若是得中,不好再让他操这商贾贱业一面落下不好的名声,如今他不过一个秀才的功名,开的香铺也算是个高雅行当,无人嚼舌,若是要中了举,却是不好再出头露面谈生意了,依我想着,还是要想办法开源节流,找些别的进项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