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驸马爷_第339章(1/2)

谢则安惊讶。

耿洵将三本书递给谢则安。

这三本书,一本是基于他给学校那边开的“物理基础”课做了拓展延伸,设计了不少可以用于实践的好工具;另外两本则是针对“算术基础”、“化学基础”来写的,过去几年芸娘他们也一直在摸索这方面的内容,只不过他们实践还行,理论化的东西还是不太擅长,因而始终没有将它们编纂成册广为刊行。

谢则安两眼一亮:“耿御史这三本书哪里来的?”

耿洵说:“我有个弟弟搞了个谢尚书你提倡的‘读书社’,他们读书社的人都喜欢这方面的东西,所以常常去学校那边蹭课,去作坊、码头、工地这些地方实地观察。这三本书看着简略,实际上他们花了几年时间才整理出来,里面的图解、文字都是按照‘识字的人都能看懂’的标准来。我看着不错,觉得其中有些内容应该可以推行开去。”

谢则安说:“当然可以。”他微笑起来,笑容里满是真切的愉快与心细,“耿御史,你这份礼物可真是太贵重了。”

耿洵并不多说什么。

谢则安有点感慨:“有些原理我是懂的,只是要我想出怎么去用它,我却没那么好的脑袋去想。”他忍不住再翻了翻耿洵带来的书,又夸了一句,“你弟弟这个读书会可真不错,改日我定要会会他。”

提到自己弟弟,耿洵神色柔和,替弟弟多说了两句:“他景慕谢尚书已久,要是真能见到谢尚书他肯定高兴得很。”

谢则安得知自己有这么一批得力的脑残粉,心里暗爽。

他毕竟不是万能的,有些理论、有些知识他能带过来,但真正能让科学的种子在这个时代生根发芽,靠的还是这个时代的人。

他着意培养出来的人是一回事,自发琢磨着“用理论指导实践”的人又是另一回事——后者是难能可贵的小火苗,他必须细心呵护,让他们烧成燎原大火。

谢则安拉着耿洵聊了好一会儿,仔细问清耿洵弟弟何时回京,约好到时见个面。

送走耿洵,谢则安才想起还有个麻烦在内院等着自己。

谢则安走入内院,戴石立刻迎了上来:“陛下回去了。”

谢则安一怔,问道:“他有没有说什么?”

戴石说:“陛下在正厅外看了一会儿,好像挺生气,一句话都没有说就走了。”

谢则安苦笑起来。

这家伙又钻牛角尖了。

谢则安说:“你负责一下院里的事,我进宫看看。”

戴石喏然应是。

谢则安打开秘道,行走在那熟悉的幽暗之中。走到中央,他转身静静看了眼那个曾经被圣德皇帝封起来的“书房”,继续前行,走向那潜藏的出口处。

谢则安打开秘道出口。

赵崇昭正躺在那里生闷气,听到动静,他猛地转头。

谢则安说:“不是要给我庆祝生辰么?怎么突然回来了?”

赵崇昭火气正盛,没有说话。

谢则安皱起眉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