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驸马爷_第263章(1/3)

之所以以差吏为培训对象,是因为知州任期一般是三年,三年后往往会调往别的地方。铁打的差吏,流水的官。新官上任,谁说要有提有降,可总归还是从原有那些差吏里找人差遣的——总不能每到一地儿都把整套班底带过去吧?那样只会显得自己御下无能,连人都不敢用。

因此,不管知州、县令换了几个,做事的还是当地那些差吏。

谢则安并未将这些用心藏着掖着,回程路上大略地与赵崇昭说了起来。

这学校的筹办本来是赵崇昭经手的,只不过他那时是听谢则安说得好,脑子一热就去找赵英商量。谢则安如今的说话方式,与当初极为不同。虽然仍是谢则安向他说明自己的设想,赵崇昭的感觉却天差地别。

仿佛终于被谢则安摆到平等的位置上交流。

升平县之行是个好开端。

朝中局势日益紧张,谢则安根本不曾参与,他伙同富延年、赵昂等人经常和赵崇昭到处走动。富延年是个逗趣至极的人,到哪儿都能把场子弄得非常热乎,于是赵崇昭从一开始不满意有这么多人同行,到后来渐渐喜欢上了这样结伴出游。谢小妹学着二娘那样换了男装,高高兴兴地跟着他们转悠。

赵崇昭对谢家的亲近之意越发明显,哪能瞒过其他人的眼睛?

自谢大郎成亲之后,谢府便开始宾客盈门。

谢季禹有条不紊地接待登门的客人。

眨眼间冬去春来,又到了一年春闱。

姚清泽在会试时病了一场,没能拿到双元,只堪堪进了进士名单。赵崇昭知道后有些惊讶,殿试上颇为注意姚清泽。

姚清泽本想三年后再考一次,可想到自己已经二十来岁,再蹉跎下去怎么行?

姚清泽憋足劲要在殿试上好好表现。

谢则安没关心殿试,他特意调值,送杨老去北疆。杨老老家在那边,晏宁去后他本来已准备要回去,可又被凉州那边的事绊住了。谢则安要普及“基础卫生知识”,强拉他去领头。想到这是好事,杨老心中虽不满,却还是应了下来,没想到事情越忙越多,拖住了他一整年。

如今事情告一段落,谢则安再没有强留的理由。

谢则安亲自送杨老出城。相处多年,杨老平日里对谢则安极不客气,到了分别时,语气却好了许多。他对谢则安说:“我在凉州收的两个弟子学了我不少本事,他们都进京了,你帮我安置他们。”

这其实是给谢则安留两个医术高超的人在身边。谢则安心中一暖,对杨老说:“多谢杨老挂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