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驸马爷_第171章(1/2)

赵英乐得不行:“行了,知道你委屈了,你和沈卿弄的那个报纸我直接给你们批了总行了吧?”

谢则安顿时精神抖擞:“父皇英明神武!”

赵英:“……”

第88章

谢则安又开始了新的忙碌。

他在和沈存中合伙搞报纸。

这时代已经有类似报纸的东西出现了,叫“邸报”。邸,是指地方高官驻京办事处,这驻京办的负责人要在京城收集最新的动况,手抄一份送到地方高官手里,以保证地方高官能及时通晓朝中风向。

连官员都需要这样才能得知京城的事儿,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谢则安搞这个的初衷不是想改变信息传播方式。

谢则安是受燕冲之托想办法安置前线退下来的士兵。

西边打了六年,伤兵残将多了不少,这样的人即使回到家中也不能下地耕作。经商或者给人当伙计之类的,在这时代往往会被人瞧不起,所以谢则安要向赵英求个恩准,把这些人组成一个“官营报社”。这些人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收集“新闻”传回经常,也可以在京城将报纸排好版飞送过来后在当地印刷售卖,只要在驿站旁造个简易的印刷房就成了。

这样一来这些人是在为朝廷做事,不需要入贱籍。报纸本身就有盈利,一旦运作起来根本不需要朝廷拿出钱来支持,赵英在询问过几位重臣的意见之后心里早认同了这件事,所以谢则安装乖卖巧时他顺势同意了。

整个计划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真正意义上的报纸不同于邸报,不管是版面还是内容都得好好参详!

巧的是,去年姚鼎言母亲去世,姚鼎言不得不停官守孝三年。

谢则安只能求助于徐君诚。

徐君诚远见过人,谢则安没提报纸的用处他已经想到了许多。

徐君诚神色慎重:“这事真的能成?”

谢则安说:“沈先生弄出了转轮排字法,活字印刷比以前快多了,每天引可能来不及,可以做成旬报,分为上旬、中旬、下旬。这样不管京城还是地方上都有足够的地方来筹措。”

徐君诚说:“你还想一下子连地方上铺开?”

谢则安说:“当然,弄一处也是弄,弄两处也是弄。即使是最南边和最北边,春夏秋三季用飞奴传送,冬季用快马马不停蹄地赶送过去,十天之内也能抵达。内容和板式送到地方之后,要印出来最慢也不过是一两天的事。我们这个旬报一问世,必须要抵达我们大庆管辖着的每一个州。”

谢则安说得不算多激昂,徐君诚却听得动容不已。

谢则安做事比旁人都要有魄力,在别人还在犹豫着能不能成的时候他已经把目光放到更远的地方。

京城——甚至举国上下发生的大事,会在一旬之内传遍每一个州!

有多少人敢想这种事?

有多少人能想出这样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