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狠辣无情的收网(祝双节快乐,万事如意)(1/3)

李自成、张献忠可以放过,朱由校自认不会发生饥民遍地、易子而食的惨剧。

孔有德、祖大寿可以放过,朱由校不觉得对他们有什么亏欠,也没给他们历史上的环境,也就不认为他们还会象历史上那样贪生怕死,或者是造反投敌。

但对“蝗商八大家”,朱由校不知道为何会如此痛恨?为了抄家掠财,为了警告叛国汉奸?

或许都有,也或许都不是重点。

最终,朱由校下了自己也不清楚是否正确的结论。

李自成、张献忠的造反不是无缘无故的,和为了活下去的那些饥民一样,不甘心做“安安饿殍”;

孔有德的叛降后金,也是事出有因。军人地位的低下,朝廷对东江镇的歧视打压,袁崇焕擅杀毛文龙……

而只有“蝗商八大家”,赚着黑心钱,在大明享受着荣华富贵,却私通后金,出卖国家和民族。

吃饭还砸锅,说的就是“蝗商八大家”,可谓是忘恩负义已极。

朱由校找到了理由,也放下了纠结,目光变得坚定,投向有些不安的骆思恭。

意识到皇帝投来的目光,骆思恭也不再犹豫。

不管是皇帝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处置,还是真的握有他所不知的情报。交代下来差使,他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全力办好。

而且,皇帝单独召见,骆思恭岂能不明白意思?

起立躬身,骆思恭开口奏道:“万岁放心,微臣亲去山西,定把这通奴大案办好。”

嗯!朱由校点了点头,目光露出赞赏之意,沉声说道:“拿着朕的密旨和兵部行文,找大同总兵调动人马。把此大案办得确凿,就地处斩即可。要使朝野无异议,又震慑人心,为乱臣贼子戒。”

“是,微臣明白。”

骆思恭知道所谓确凿就是要有认罪口供,不管有没有犯罪事实。

根据镇抚司掌握的情报,范家私通建奴是无疑的。另外几家的屁股也不干净,且牵连甚密,再由范家攀扯上也就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