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宅十余亩[系统]_第352章(1/2)

说:除却没有毛发,人面疮五官俱全,让人惊异的是,“人面”还能吃肉,诸药用上皆能食掉,唯有贝母药末,敷于人面上,即能令其痊愈。

尽管神神道道的,文里却是否定了世人认为人面疮是宿世冤谴附体讨债的观点,甚者提出了比贝母更好用的治疗医方。

郁容当时可惊奇了,对着寥寥百余字可劲儿地琢磨。

一时琢磨不透。

遂上网查寻关于“人面疮”的说法。

好嘛,医家老祖宗们都不认为跟冤鬼有关,网上倒尽传着神鬼之论。

越说越邪乎。

郁容跳过灵异的内容,看到了一个还算靠谱的解释,说人面疮实则是寄生胎。

然而,他对着古籍里的描述琢磨,只觉得这说法有些对不上。

或者说,人面疮与人面疮也不是完全一个样子。

至少《石室秘录》记载的“人面疮”,肯定不是寄生胎。

寄生胎俗称“胎内胎”,是胎儿在母体里形成的;

古籍记载的人面疮,却往往是突发奇症,长于身体,常见生在膝盖或臂肘上。

考虑到老祖宗们著书的时候难免虚夸,郁容便从药方着手,反推“人面疮”的真实面目。

从贝母的药理作用考虑,其走的是肺经,有散结化痰之功能,治结核、瘿瘤等。

结核是病态的肿物,病因或起于风火,或是湿痰壅结而成;而瘿瘤,即是瘤。

郁容推测人面疮应是生在膝部的疮疡,因着有“眼鼻口”,极可能是溃孔形成,类似人面的形态。

古代迷信鬼神。

不知者见了,可不就是大惊小怪,乃至谣传,便越传越夸张。

又有文人一支笔,记载秘闻轶事时,常爱夸诞,就有古籍所言的,人面疮能吃能喝还能陪聊天之说。

根据典籍估测,人面疮应就是诸如流痰或者附骨疽,所形成的。

可惜,一直没机会亲眼见识人面疮的样子,郁容不能确定推断是否正确。

疑问埋在了心里,每每想起时,禁不住就有些好奇——

人面疮到底有多像人面?

故此,刚刚听闻“人面疮”的消息,他一时难免兴头起来。

“容儿小心。”

伴着男人这一声提醒,郁容感觉肩头被人轻揽了下,下意识地抬目,几尺开外是一棵树……想得太入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