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创业手札_第170章(1/2)

只能说,他对如今的华国,以及华国政府的了解太少。他只知道华国的势力刚刚才进行了一场整合,却不知道,如今的华国政府作风有多强硬。如果华国依旧软弱可欺,德国驻华军队会那么轻易就全军覆没吗?俄国会那么容易就被打败吗?

也许,大正天皇不是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只是他对华国的固有观念阻碍了他的判断,他对胜利的渴望蒙蔽了他的心。

总之,他用一场惨败,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途。

第91章谋划

这天清晨,列宁坐在书桌前看着那堆积如山的文件,从他疲惫的神色中,不难看出他又是一宿没睡。发现自己的思路开始变得混沌,列宁起身,给自己倒了一杯咖啡,氤氲的热气从咖啡杯中升腾而起,映照出列宁沉思的面颊。

对于他来说,要处理好与华国这名新近崛起的邻邦的关系,也是一件头疼的事。

他们的国家才刚刚经历了一次动荡,无数的百姓还挣扎在饥饿与死亡的边缘,在这个时候与华国正面对上,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所以,最好是尽可能的扰乱华国,把华国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让华国无暇顾及自己这边。

煽动蒙古独立的策划已经开始实行,俄国与蒙古挨得很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利之便,做起这件事来,倒也没有什么难度可言。蒙古的王公早就已经野心勃勃地想要脱离华国自立了,可以预见,如果有俄国做蒙古的后盾,他们不会再有任何犹豫。

不过,只有一个蒙古,似乎还不够让华国焦头烂额。列宁的目光一凝,落到书桌上那封信件上,他的脑子里想起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在俄国发表了对华声明后,蹦跶出来的大正天皇。

虽然大正天皇是以为俄国鸣不平的理由对华国发起诘难的,但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一系列官员并没有因此而对大正天皇产生任何“同胞爱”,在他们眼中,这位天皇愚蠢、自大、脾气暴躁,不是一个可以一起谋事的存在。

不过,愚蠢也有愚蠢的好处,至少利用起来方便。

列宁的食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桌面,在估测了大正天皇如今手中的势力之后,他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怎样把大正天皇卖一个好价钱了。

最好是让日本和华国两败俱伤,短时间内无法对俄国构成威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