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创业手札_第45章(1/3)

这些b市人多是被宰的对象,洋工厂一边赚着他们的钱,一边鄙视着他们。这些,他们不是不知道,却无能为力。

先时他们见顾氏工厂要价只有洋工厂的一半,且连秦老都在工厂那儿下了订单,便也起了心思,跟风在顾氏工厂下了订单。后来,签订合同的时候,他们见顾氏工厂拿出的样品性能十分优越,丝毫不逊于洋工厂的产品,说实话,心中也是松了口气的。

若顾氏工厂当真有这个能耐,且要价一直这么公道的话,他们日后能够节约一大笔成本不说,还能不必再看洋工厂的脸色。

后来,留言乍起,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在质疑顾氏工厂产品的质量。因为对顾氏工厂还没有足够的信任,所以他们的信任也轻而易举地被动摇了。

况且,民族工厂所生产的产品不如洋工厂,这个观念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他们觉得,顾氏工厂的产品不可能比洋工厂生产出来的更好,如果更好,只能说明,那些产品不是出自顾氏工厂。所以,他们相信了洋工厂编造的留言,认为顾氏工厂用从美国买来的产品欺骗了秦老。

然而,昨日的比试,顾氏工厂当着众人的面,粉碎了他们一直以来根深蒂固的概念。他们不仅明白了顾氏工厂在政府、在秦老心中的分量,也看清楚了顾氏工厂真正的实力。他们更加清楚,作为工业圈中的人,与顾氏工厂打好关系,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

在顾氏工厂还没有确定其固定合作伙伴的时候,谁能抢先与顾氏工厂建交,谁就能取得先机!

骤然崛起的顾氏工厂就像一阵飓风一般,在b市工业圈引起了一阵巨浪。

作为顾氏工厂的东家,以及此次比试总揽全局的人,顾舒晗见了报。柏总理、秦老等人发了话,赞扬顾舒晗是“优秀的民族实业家”,报纸上也对顾舒晗评价甚高,称其为“华国工业的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