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创业手札_第14章(1/2)

顾舒晗端着谈判的气势从街头走到街尾,招惹过她的人家不少,不过她并没有一家一家找过去,这样效率太低。她只是挑了几家在这片地域能说得上话的人家好好地震慑了一番。自此之后,那几家人在对待顾家人的问题上都很谨慎,不敢有一丝不敬,其余人见状,自然不敢再骚-扰顾家。

这天,顾舒晗回到家中时,看到顾母正与两个妇人坐在座椅上,亲亲热热的说这话。那两个妇人身着粗布衣衫,并不似顾母一般保养得宜,脸上已颇显老态。在顾母的面前,她们显得很局促,只坐了小半个椅子。她们两人的身边各站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子,一个看着憨憨厚厚,不管自家母亲与顾母说多久的话,都只管站着听着,另一个则已带了些不耐。

“小小姐回来了。”那两个妇人见了顾舒晗,赶忙站起身,对着顾舒晗就是一礼:“给小小姐请安了。”

“起来,起来,快别这样,如今啊,已经不兴这个了!”顾母一手拉起一个:“她小孩子家家的,当不得你们如此。”又对顾舒晗介绍道:“这是从前我身边的陪嫁丫鬟,春桃和春岚,虽与我名为主仆,实则情同姐妹,你就唤桃姨和岚姨吧。你桃姨在你出生之前就出门子了,想必你是没见过的,你岚姨嫁得近,出门子后还回来服侍过我们娘儿俩,后来世道乱了,出门不方便,来往才渐渐少了,你小时候,每次你岚姨上门,你必要缠着她让她给你带竹蜻蜓和风车,想必你该对她有些印象。”

与故人相逢,顾母显然极为喜悦。她从不是个多话之人,今日话头一打开却能说出这么多话,可见是高兴坏了。

顾母是个喜爱热闹之人,从前在顾家,只要得了闲,便常请了手帕交来家中说说话儿,如今搬来此处,因着附近的人对她们一家的排斥,每天只在家中教养外孙女儿,也是憋坏了。

想到此处,顾舒晗心中便有些许愧疚。想当初她研究有成,位置不低,有了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的能力,不料家中老父老母支撑不住,一个个相继离开,让顾舒晗很是体验了一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苦楚。

劳累了一辈子,如若这是在太平盛世,顾舒晗倒真的想暂且放下那些事儿,与顾母和囡囡共享一段天伦。只是,她很清楚,这是在乱世。没有足够的实力自保,她们终究只能在战争到来之后如同万千黎民一般流离失所。

无论如何,首先,她们要活着。

顾舒晗从善如流地唤了一声:“桃姨,岚姨,多谢你们还惦记着妈和我。”

“小小姐这是说的什么话!”两位妇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能来给小姐和小小姐请安,是我们的福气。初时听说小姐与姑爷离婚,小小姐婆家又出了闹心事儿,把我们急得跟什么似的!如今见小姐和小小姐气色尚好,我们也就放心了。”

顾舒晗听她们说得真切,面色渐缓:“都过去了。我有个不情之请,平时若是有空,还请桃姨和岚姨常来看看妈,与妈说说话。妈见了你们,心中高兴着呢。”

“哎,哎!”两人忙不迭地应了,只听春岚说道:“说起来,这次来,除了看看小姐和小小姐是否安好之外,我也是有些个私心的。小姐和小小姐才刚迁过来,府中想必没有得用的人,小姐瞧着我家小子如何?若小姐觉得他是个中用的,便留他下来看看门,或是出去跑跑腿儿,随便赏他一口饭吃,也是他的造化了,春桃家的小子也是这么个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