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之闲话红楼_第106章(1/2)

“老祖宗,我会做到的。”贾琏听着这些话,只能有这样一个应承。他心中的波动不会比贾宝玉要少,平时的日子里头贾母可是不见待大房的任何一个人的,只有等到大祸临头,才明白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可惜对于贾府来说已经为时已晚。

就在贾母勉强地说完了这些之后,她的脸色开始止不住的发白了,是毒发了。众人流着眼泪叫着老祖宗,但是却什么也阻止不了,死亡已是定局,贾母的脸色极快地由白转青。

她临了看了一眼垂头丧气的贾赦,还有病容明显的贾政。这辈子她是极为失败的,用尽手段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甚至不惜沾上刚出生亲生女儿的血,换来的那个老大却是一个扶不起,自己也不想要扶起的阿斗。亲生的老二却只知道死读书,连贾雨村这般的小人也是看不清楚。之后为了想要独占林家财钱而陷害过自己的外孙女,生生断绝了与贾敏之间的亲缘,偏生心有大志的贾珠被她漠视。

不要看她现在一个个安排好了,好像什么都知道的样子,此生却犯了一个最大的错,一个大家族没有可以撑得起家业的男子们,最终只会败落。

这一幕幕走马灯似的在眼前划过,最后停留在了刚刚嫁入贾家的那天,红烛罗帐下的那个青涩的小女孩,究竟是谁呢?她与贾代善之间,不是没有过举案齐眉,她也不是生来就手段毒辣。人都曾有豆蔻年华,却在走到了两鬓斑白时猛然发现,自己早就再也不是当年的那个人了。悔还是不悔,又有什么区别。

贾母似笑非笑、似哭非哭地在下一刻咽气了。

卷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04第一百零四章

最近京城的事情有点多。三月初的时候,在贾家的老太君七七之后,皇上下旨将荣国府与宁国府给抄了,而促成能这么快落实贾家罪名的原因,离不开其他几家国公之后的推波助澜,他们为了撇清罪责落井下石的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到了该杀头的杀头,该流放的流放,该遣散的遣散时候,贾家已经树倒猢狲散。由贾家秦氏之死为引子,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闹出的这场风波,在义忠亲王与薛蟠的联手之下,让这些老旧派们自己从内部分崩离析了。

忠顺王听到贾宝玉这些贾家人,在办完一切后事启程去外北的时候,心中憋屈的厉害。居然让郇昰就这样解决了贾家,本来盘算好的借由秦氏之亡而引发的老旧派势力再聚,就这样散了。不只如此,更重要的是经过了这次不明显的‘自相残杀’之后,人心就散了。

在清丰楼上看到远处的薛蟠时,忠顺王眯起了眼睛,这一切真的事巧合吗?他都已经满打满算了秦氏的死亡,为什么会让薛蟠能够急速地反应过来,借着这个当口爆出了甄家藏有宝藏的事情,连他自己对于这件事情也不清楚。还是说从一开始他就小看了薛蟠这个人。他与义忠亲王真的不是里应外合的关系吗?这一切真的只是天命与巧合,就连那个贾雨村自己也会看走眼?这个世界真的变化的有些快。

想起了那个他无意中得知的批命,含糊中说是有大运之人将出现,难道世间真的有天命之人。所以,郇昰一朝看上去是风波不断,却在实际上总能化险为夷。就拿最难根除的那些老旧派来说,似乎只要遇到了薛蟠就没有好事。而人们口中的四大家族已经名存实亡,因为受到了王夫人定罪的牵连,王家也是低调了起来。其实,在这之前除了王子腾之外,王家也已经没有可以出头的人了。偏偏薛家凭借着薛蟠的这股东风,在这些年的经营之后,被送上了青天。虽然人们还都念着‘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但是他们更加印象深刻的是薛蟠那些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

最近,在外北一省实验成功的水泥之路,将贾家败落的这股风声全部都压了下去。满朝上下在水泥开始发明的时候,谁也没有当个真,就连福建宋诠那里也是没有敢做个尝试,而薛蟠当初全力作保要在外北当做第一个尝试省份,在贾珠的后继主持之下居然真的成功了。离着近的东北官员已经主动前去观摩过了,他们无不震惊,在这个满地洒黄土铺路充满碎小石头的年代,青石板路只是大城中才有的,而水泥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样的交通状态。

这样的通行改变将会打破很多先天的制约,最为直接的是商贸之间的繁荣将会更上一层,外北将不再是一个偏远之地。如果整个大庆都有了这样的道路,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人与人受困于自然的束缚将被打破,相互之间的距离将更加的接近。

薛蟠感到了一丝不善的目光,他不经意地看向了清丰楼,五感远高于别人的情况下,让他有了一种被窥视的不正常感觉,也许在窗后站的是一位‘老朋友’也说不定。不过遮遮掩掩的算得上什么对手,虽说毒蛇难防,却永远比不过猛虎下山,如果连正面相对的勇气也没有,那么不过只是躲在阴影中的小人而已。对付小人,也是要慎重地选择一个盟友才好。忠顺以为先皇已故,就真的没有人了解他了吗?也不尽然吧。

薛蟠轻笑了一下,转入了另外一条小巷中,在七弯八拐后,来到一处不显门第的宅子里。

“薛大人,本王可是恭候已久了。”义忠亲王坐在凉亭中,举起了手中的茶杯,“这次真的要好好庆贺我们合作愉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