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之闲话红楼_第103章(1/5)

就在义忠亲王一封折子把贾家告了,薛蟠点燃了这把火之后,这个年节京城的气氛显得格外的紧张。大臣们都等着皇上的旨意,如果只有义忠亲王一个人撕破了脸皮,把那些龌龊的事情公之于众的话,那么贾家的败落说不定还有回旋的余地,但是当薛蟠也掺了一脚之外,这个局面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除了牛松在江南得以置身事外,其他的五位国公后人都是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大厦将倾无力回天。他们与义忠亲王打了半辈子的交道,所以深知那位是一个下手了就不会收手的人,并且贾府的作风嚣张,这也是直接踩到了人家的脑袋上,这次是免不了大伤元气了。就是不知道皇上是打算办到什么程度。谁想到薛蟠横插一手,将前朝秘宝的事情抖了出来,这下子老臣们的态度就摇摆了起来。

虽说这种事关宝藏的消息都是在小范围中流传的,但是几十年前如日中天的八公怎么会不收到一点风声呢?没有想到甄家不声不响把宝藏给私吞了,一点也不给别人留一杯羹,这个做法让这些老人们很不开心。他们什么好都没有落着,还惹得一身骚,说不定皇上还怀疑他们也掺和过宝藏的事情呢。这也是以己度人,都说四王八公串联一气,甄家虽不再其列,却也是与他们走得最近的一家人。要说他们当年没有参与其中,谁信啊!可关键是他们参与了,什么也没有得到啊!可是又有谁能证明呢?

这个时候,只有两条路。要不就把当初的事情给彻底瞒下来,给薛蟠一个虚报的罪名。可是薛家在江南势大,他还直接拿出了甄家销赃的证据,以及有理有据地证明了为什么甄家可以富贵这么多年,时间上竟然与几十年前宝藏的流言涌动的时候,惊人地吻合在了一起。甄家这次也是尝到了有口难辩的滋味。甄老爷在的时候,自然是没有那么蠢的,他的手段不错,其实没有怎么动过宝藏,就算是有,也不是在江南一带销赃的。

那为什么查证会这样的顺利呢?因为老人们只能走第二条路了,既然薛蟠所言非虚,皇上又是重用于他,想要隐瞒不行了,就只有把所有的事情有选择的大白天下,以示他们的清白。所以,包括北静王在内,连牛松也是尽了大力,联合着除了贾家之外的几个国公后人们,将当初的来龙去脉查了个清清楚楚。

这次做事的效率十分高,从薛蟠抖出了这件事情,到他们搜集齐了当初的证据,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没有任何耽搁的意思,在正月初五的时候,也顾不了还在年节中,这些人就联名上了一封折子。摆事实、讲道理地禀告皇上,这事情他们虽然知道一小点,隐瞒不报这个消息他们有错,但他们是真的不清楚到底是真是假,加上当年天下初定,他们也是不希望朝局不稳,才会保持沉默的。

可万万没有想到甄家竟然会做出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把宝藏私吞了。这简直是不把皇家放在眼中,心里也根本没有大庆。贾家明知甄家大错,还与之狼狈为奸,更是可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