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之闲话红楼_第86章(1/2)

薛蟠看着贾珠,这个人与当初在官道送别的贾家大公子相去甚远,外北的肃杀之风带走了他身上富家公子的习气,如果当日用兰草来形容这个贾家唯一的清醒人,今日他已然成为了雪中之松。“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大表哥,要是琏表哥在这里,估计都不敢认你了。”

贾珠摇头笑了笑,他怎么听不出薛蟠的意思,他这个从繁华中出生的人,已经再也找不到昨日的自己了。这样的变化,即来自贾家的冷漠,也来自外北之地的磨练。

“叙旧的事情稍后再议吧,最近出来一个棘手的事情,在柏佳木县城中接连死了好几个人了,但是那里好巧不巧地在昨日一早发生了雪崩,唯一的官道被大雪封住了,道路不通的情况下,需要的药材也是送不进去。”

薛蟠微微蹙眉,要是一般的病症,县城上不会没有常规药材,既然是要特地运送的药材,难不成是什么大病?“大表哥,难道是什么棘手的病症?不会是具有传染性的吧。”

贾珠露出一丝苦涩,“那里的县令还没有上报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雪封路的原因。我注意到这件事情,还是因为表弟在这里的药铺的掌柜通知的。那里的坐堂大夫根据开出的脉案与方子判断,恐怕是烈性的传染病。”

说罢将一张方子与脉案交给了薛蟠,这上面的一句话将薛蟠惊出了一声冷汗,“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

夏桂看到了薛蟠的神色有变,拿过了那张信纸,她看过之后,也是骤然变色,与薛蟠面面相视,“薛兄,这是不是天花?!”

“天花?!”谢穆将脉案抢了过去。这个病症在大庆并没有如同前世的大清那样谈之变色,也许是历史变动的原因,大庆建朝至今根本还没有过这样的病症爆出来。但是,前朝的时候倒是出过一些因为这种疾病导致了大批量死亡的惨事,没有想到昔日的杀人狂魔又一次出现在北方之地,伸出了它的魔爪。

84第八十四章

“兄弟们,再加把劲!还差一小节,这条路就通了。趁着今天干完,我请大家吃烤狍子,绝对管够!”夏桂一边高声叫喊着,一边不断地挥舞着手中的铁锹,一对人马已经奋战了两天两夜,将这条被大雪堵住的道路打通开来。

前日,贾珠拿来的脉案中所记录的症状,与天花的病症一模一样,这让薛蟠整个人都紧张了起来。天花之恶,是难以用语言去描述清楚的,这个东西在后世也是主要依靠着疫苗预防,在医学已经发达起来的那个年代里也是无药可解,更何况是在大庆朝呢。

在疫情的面前,最重要的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既然知道这个病症没有有效的药剂可以治疗,那么他们首先能做的就是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大庆没有爆发过天花或者其他的传染性瘟疫,在这方面的应对措施明显慢了一拍,这一步可能就是上百人的存亡。

来不及回到勃木耳克发布政令了,薛蟠下发了到了外北之后的第一道公文,整个外北境内,全速统计出相关可疑疫情的人数,并作出应急的隔离措施。这是一道极易引发民众不满的指令,隔离这个词总是带着一股刺骨冰冷的味道,然而这个时候,薛蟠却别无它法。

如果这不是天花,如果清朝初年天花爆发的印象没有告诉着他,这很可能是恶魔刚刚出笼的征兆,如果他不能将这种传播病症有效地遏制在小兴安岭之北。很有可能,天花之魔,会一路向南传播,然后是东北三省,再之后就是燕京之地。

所以,无论如何薛蟠都要把危险扼杀在源头中。快速的隔离起来是最好的做法,就算这道公文发了下去,他都必须做好准备,病情不只是在柏佳木,而是已经在别的地方开始了蔓延。

当然薛蟠也不能肯定,病发地是在外北。这里的人口毕竟比较东北要少,要是病源地不是外北,而是在东北的话,想到这里他都觉得不寒而栗。

夏桂也是马上行动了起来,隔离的公文一旦下达,有些地方很有可能出现乱子,她也清楚各种消极的状况都会出现。很多人说不定会隐瞒病情,还有一些人不顾其他人的安全消极抵抗。毕竟在这个年代里面,百姓们大多认为隔离也就意味着被抛弃,只能等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