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之闲话红楼_第16章(1/3)

“还是要亲眼看一下,那个县令他自己去看过?他不是去年中秋后刚调任到这里来的,就能那么肯定。”郇昰也是发现了这里的几个县令都是刚到任不久的,也不知道他们对于治下的情况有没有一个十分清楚的认识。

“看那位的脸色不像是没有把握的样子。”殷溪侍卫想着胡海县令的脸色,和郇昰一起出了门。马上骑马急奔向堤坝的方向,等他们刚到的时候已经是清晨十分了,但是这雨势阴沉的连一丝的亮色都没有。

郇昰就看见衙役们与召集来的工人们都在抢险中,这条支流的水流已经很大了,眼见就要漫过河堤,也是县令说的,应该没有问题,才能一直挺到了现在。

就在大家拼尽了全力里,与天上的大雨做着分秒必争的对抗时,抢险工作一共持续了三天三夜,沪海县令前来呆了一整天,又是退回了县衙安排着百姓的疏散工作,都向西边的地方迁走。

却说郇昰也在这里呆着三天了,见那雨势似乎要减小就要准备回去的时候,那个胡海县令也是来了。“五皇子,您看这里应该也能够挺过这一关,要不您就先撤离吧。”他看着郇昰一同下去抢险心里总是提心吊胆的,就怕五皇子出个什么好歹了,皇上的怪责他能担得起吗。

“熬过了今天,如果没有问题,我就回去。县城里都已经疏散了?”郇昰望着胡海县令,不知道为什么觉得他今天看着堤坝的神色有点奇怪。

“都已经疏散了,只怕经过了这一次,扬州这一带都要好好整修与重建一番了。”胡海县令却是眼光闪烁的看着河面,今天着雨势可是一定得小下来啊。不然,他把心一横,还是先回府就准备走人。“五皇子,卑职在县衙中还有事情,就不在这边了,您也是快点回来,退到安全的地方去吧。”

就在大家以为能够熬过这个夜晚的时候,子夜的时候,天上又是一道雷鸣,更大的雨势压了下了,堤坝上的人们被这阵雨势给浇了个劈头盖脸,河上的水势一下子大了起来。“五爷不好了!出事了!”殷溪却是从远处奔了过来,郇昰在大雨声中也听不见他说的话。

“五爷!县令,他,他跑了!”殷溪大口喘着气,终于把这句话说了出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轰!——”的一声巨响,河岸决堤了。河水猛地就冲了过来,将众人打了个措手不及,都来不及想明白为什么一个时辰前眼见着就要抢险成功的样子,会有这番的状态,就都被卷到了滚滚大河之中。

郇昰在落水的电光火石之间,终于想到他一直觉得不安的原因,原来从一开始就已经落到了一个局里面吗。如果没有早来的这场暴雨,也许一切就被遮掩了过去。

然后,连反抗的机会也没有,就被一个浪花不知打向可何处。

****

薛蟠的童试结束了,就像想象中的那样顺利的取得了童生的资格。他倒也是没有表现的太出格,但是回到了家中就听到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王大夫给宝钗来例行问诊的时候,确切地诊出了宝钗体中热病,不是什么严重的病症,就是不好根治,总是会引发咳嗽的症状,要用相对应的冷方。但是,王大夫在儿科这个方面还真不是最好的高手。而只能保守的治疗着,然后寻寻有没有什么良方。

这个问题还没有结束,薛蟠就从薛家分号店铺那里得了消息,两淮一带几个小地方的河道堤坝出现了问题,京城里面已经派人来治理的。也不知道今年的汛期会不会提前来,但是听了这样的消息,薛父与薛蟠在商谈了一番对策后,决定了要让庄子上时刻准备着,一旦有一点不对就先行收割了,省的全都损失。

饶是这般也没有想到这场雨来得如此之早,雨势之急之大恐怕两淮这次是遭了大灾的,就连金陵城中都有了很深的积水。

而等天气稍稍放晴,薛蟠就连忙赶到了城郊沿河的庄子上,那里可是他好不容易淘来的海外良种,这次恐怕都是淹了,也不知道抢回了多少。

“怎么样!”薛蟠一下马车连忙问着庄子的管事,“抢回来多少?”

“大爷,只有一成也不到。”管事说着低下了脑袋,“雨势来的太快了,比以往早了整整一个月。”

薛蟠听着这个数字,可是心痛呢,因为这个世界历史的改动,像是清初引入并推广的植物与粮食到现在还没有个影子呢,像是他试种的马铃薯也是从福建那里的洋人手中收购来的,育种很少,好不容易培养了一点,都毁在了这场大雨里。“另外几个庄子也是一样吗?”

“是的,大爷,我已经安排了尽快翻耕田地,早点再种下去。”

薛蟠心里头叹息,这也是要再花费时间的,作物又不是施加了仙法,能够‘嗖——’的长大。从一种作物引入大庆,适应这里的环境与土壤,改变自身的一些属性,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是把前世的土豆种带过来,也是半死不活的,这东西是要有适应水土的过程的。

“行了,这是天意,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你抓紧办吧。还有当心不要有人员伤亡,那些个积水的小河道与土坑里可是要当心着。”薛蟠这句话才说完,就见着当归快步走了回来与一位护卫在说着前头发现了什么。

“怎么了?”薛蟠听着沿河处似乎有点喧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