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自愿的(3.6K)(2/2)

“当过。”罗克知道,这些情况只要是刀尖上舔血的人都能看得出来。

“那怎么跑来当山贼了,还要加入黄巾教?”

“我听我家公子的。”罗客不卑不亢道。

“公子?谁?”张牛角追问道。但一看张魁的手势瞬间明白了,没想到这个叫朱欣的居然是罗客的公子,不由得对朱欣说道。

“朱小兄弟,你有一个好家丁呢。”

“张原帅谬赞了。”朱欣推辞的说道。

“不过,你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公子不当,跑来当着没有活路的黄金贼呢?”张牛角问道。

“因为我要见大贤良师!”朱欣说的话掷地有声。

张牛角端着茶碗的手,轻微的抖了一下,笑着说道:“大型粮食每天医治的病人数百,怎么有时间呢?你又何必执着呢?还是早日回家当你的公子吧。做一个好的大户公子,能够体恤百姓,见不见大贤良师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朱欣也想回去当大户公子啊,可惜当不了呀,他是穿过来的,他怎么回呀?

但是他不能这样说呀,只能义正言辞地说道:“因为我相信大贤良师定能带领我们实现天下大同,汉朝腐朽,贪官苦吏,百姓民不聊生!只有大贤良师才能结束这一切!我一定要见到大贤良师!”

张牛角也忍不住的点了点头,毋庸置疑,这是一个虔诚的黄巾信徒。

只是想起他说的话,总觉得那么似曾相识,想当年自己的恩公张角在到了巨鹿城后,开法坛,送符水,免灾祸。

那年天降大旱,早已颗粒无数的人家,在东汉朝廷的压迫下,还是交出了自己那仅有的口粮,饥荒开始了,饿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

往往是一个又一个村庄消失死去的尸体,被猫狗饲养,被鸟兽啄食,更有甚者为了活命,居然易子而食!可路两旁的尸体还是随处可见。

很快,瘟疫开始了。那时恩公为了顾及百姓,只要是贫苦穷人来领符水,分文不取。富贵人家则任凭所给。吃过符水的百姓纷纷都不药而医。

那巨鹿城内,哪一个不为恩公叫好?恩公开创黄巾教,自立为大贤良师,不知有多少人前来参拜,更有甚者不惜变卖家产,奔驰千里,只为见恩公一面。

以至于现在的巨鹿城,甚至于整个冀州,无论贫富贵贱都心向黄巾教。

不过众人为见大贤良师一面,而千里奔赴之事,已经过去多久了?没想到居然能在此时碰上如此虔诚的黄巾信徒!

“好啊!好!若有机会我一定带你去见大贤良师!不过如今我来此,有要事必须解决。最近北海郡调派了两千名士卒往西而来,其他县城也抽调了不少的人马,你们可知是怎么回事?”张牛角说道。

“渠帅,最近黄县的百姓因为交不上粮食,最终打死了县令,放了一把火,四处逃了。其中的一部分就是我向渠帅汇报的这股流民。”张魁回答道。

“没想到你们这也这么严重,原以为青州靠海,这些事还会少点,没想到一点也不轻啊!”张牛角说道。

“渠帅,这股流民们还有一些大尸被我关在了大牢里,还请渠帅发落。”

“带我去看看。”张牛角听完说道。

大牢中七八十人随意的睡在各处,自从上次出事后,他们的粮食份额就被减了半,只要保证饿不死他们就行。

张牛角看着这七八十人有气无力的模样,顿时可怜道:“怎么饿成这副模样,来人啊!快煮些吃食。”

“不成啊!渠帅,上次他们还闹事逃跑的呢,幸亏我发现的及时。这要是再让他们吃饱了,他们又要闹事了。”张魁在一旁劝阻道。

朱欣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俩人一唱一和。

千万不要以为张牛角是发了善心的,两人在来的路上都说好了,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张牛角这个时候故作生气道:“我们乃是黄巾教大贤良师的弟子,怎么可以如此对待百姓,听我的!给百姓们发粥。”

底下的百姓一听发粥,眼睛都直冒绿光,看样子饿的那是不轻啊。

张魁却是故意反驳道:“我们黄巾教是要尽力的保护百姓,可保护的百姓是心向黄巾教的百姓,不行,不能发粥。”

躺在地下的百姓一听这话顿时气得爆炸!他们实在太饿了,虽然这十天一直没断粮,可也永远吃不饱啊!

“是不是入了黄巾教就有吃的?”一个躺在地上的有气无力的问道。

张牛角十分善意的劝道:“我们黄巾教可从不强迫人。”

“不强迫,不强迫,我自愿。”

“是啊!我也自愿。”一群人声嘶力竭的喊道。

“不行,他们都曾欺压过百姓,都有罪孽,未曾诚心悔过,岂能让他们入教?”张魁继续说道。

“我们悔过!”

“是啊,悔过。”一群人强撑着力气才喊出的声音。

张牛角见讲到这一步,这才心满意足的说道:“既然如此,他们已经诚心悔过,张魁,发粮!”

“是。”张奎点头应道。

瞧,就是这么牛!人家可没用强迫的手段。看到这一幕,朱欣才明白,原来自己是多么的单纯。

看着他们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般消灭这一锅又一锅的米粥,张牛角对着张奎吩咐道:“叫上所有人,把大刀都给我擦亮了,现在可要办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