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子弄父兵(1/2)

!--go--

徐庶的谋划,令刘琦的心中对未来深深期待起来。

所以说一个好谋士,在这时代,真的胜过数千精兵。

当然,徐庶虽然为刘琦初步规划好了,到了攸县之后大致上该如何做,

但真正要想把徐庶的那个谋划变成现实,实际上所需要的具体步骤还有很多。

而且徐庶虽然没有言明,但养寇自重如同火中取栗一般,要是万一哪个步骤没走好,

那刘琦别说是否能掌控长沙一郡,恐怕他的小命也会不保。

只是在这兵戈横交,利欲熏心的汉末,本来就没有一本万利的买卖。

养寇自重所带来的的风险,刘琦愿意去冒。

在凉亭中与徐庶一番深谈后,刘琦当场就邀请徐庶为攸县功曹一职。

汉代地方官制,县廷分曹办公。

而其中一县令长的功曹,非亲信之人不可担任。

功曹在县中职总内外,是县令长下的主要属吏,又称主吏。

前汉开国第一功臣萧何,在秦末时就担任过沛县功曹一职。

在县掾属中,功曹地位最高,权力也最大。

他可以代表县长行使职权,还有权力调动指挥县内所属的游檄、亭长。

一县令长的功曹虽然是县令长直接辟除,不是中央任命的,而且也才秩百石,

但实际上功曹手中掌握的权力可一点都不小,

可谓是一个位卑权重的关键职位。

不是刘琦小气,不委任县中地位仅次于自己的县丞和县尉职务给徐庶,

只是这两个职务有着监督县长的职责,故而一向是州牧府直接任命。

刘琦自己能够做主的最好的职位,便是这功曹了。

徐庶在听到刘琦的邀请后,脸上并没有显露不豫之色。

功曹虽地位不高,但掌握的实权可不小。

而且他之前并没有在官场的履职经历,故而从一县功曹慢慢做起,合情合理。

徐庶很痛快的接受了刘琦的任命。

在任命完徐庶之后,刘琦出于好奇或者说不解,问徐庶道,“孔明因何不来也?”

在“楚玉四友”中,因为刘琦特意的有心接触,可以说他与诸葛亮的交情最深。

他之前本以为是能召来诸葛亮的。

徐庶本是颍川郡人,他在荆州并没有家。

他又生性洒脱,不治家产,

故而往日中他是在隆中与诸葛亮分房而居的,所以刘琦才会问与诸葛亮“同居”的徐庶,

诸葛亮为何不来。

见刘琦一副贪心不足,得徐望亮的这副作态,徐庶不禁有些好笑。

只是凡为明君者,哪个不思贤才多多的,对于刘琦的这点,徐庶也甚是理解。

徐庶开口回答刘琦道,“县君勿忧。”

如今徐庶已经是刘琦的属吏,故而称呼刘琦为县君。

“荆州一地,人杰地灵,加上建安年间,北方士人多来荆州避难。

所以当今在荆州的英才,可谓是如过江之鲫一般不可胜数。

县君素有名望在楚,若是接下来能在长沙一郡大展头角,

届时有名亦有功,县君何愁没有隽才来投县君乎?”

徐庶并没有直接回答刘琦的话,只是模棱两可的点明,

刘琦如今应该要做的是建立功勋,只要有了功勋,那么荆州的贤才,还不是为其予取予求。

但其实在这番话中,徐庶也在暗中回答了刘琦的问题,

孔明是嫌你尚无功勋在身呀,

无功勋,自然就体现不了能力了。

对于徐庶的一语双关,刘琦若有所思。

他慨然叹曰,“果真如此便好。”

刘琦与徐庶在凉亭中相谈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之余,不知不觉间刘虎所带领的大部队,已经渐渐行到了此处。

刘虎见寻到了刘琦之后,便命令身后的士卒停下,而后驾马快速上前,来到了凉亭之外。

在来到凉亭之外后,刘虎见到了一直守在凉亭外的魏延,他见魏延此时的脸色十分古怪。

有激动、意外、难以置信的种种情绪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