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传胪唱名跨马游街,政事学院再造为官(1/4)

昭武二年三月初九,今次科举的最后一关,殿试,如期举行。

试后,考官们当廷改卷,而后由朱媺娖从前十名中钦点出一甲进士,即状元、榜眼、探花。

没错,一甲进士只有三位。

二甲则由皇命钦赐「进士出身」,一般而言是三甲进士中人数最多的。

三甲则赐「同进士出身」,人数若干。

殿试原则上不会黜落会试所选拔的贡士,故而此番朱媺娖登基后的第一次殿试,三甲进士共有108位。

在朱媺娖阅览考官们评定过名次的殿试考卷时,一众贡士则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上等待着。

因为评卷时间比较长,倒也没要求这些贡士站在一处不动,而是允许他们在禁卫军看守下,小范围的走动、交谈。

这时,不少人都不禁谈论起殿试策问的考题来。

「复庵先生此番殿试感觉如何?」同为复社中人,黄宗羲找到杨廷枢聊了起来。

杨廷枢捋着胡须,却是露出了苦笑,道:「此番策问考题「何以强国」,非经典之言,而且太大了,我也只能根据儒家治国思想泛泛而谈罢了。

若是以前,这番作答我或许还有些信心,可今上显然有意改变儒学独尊之现状。

我这一番作答,恐怕不仅无法入圣眼,还可能被圣上反感啊。」

黄宗羲同样露出了苦笑,道:「总比我稀里糊涂的,不知从何说起要好。」

这时张煌言走了过来。

他跟黄宗羲勉强算是同乡,恰好听到两人的话,道:「在下也觉得考题太大,难以全述,但我平生酷爱兵事,便从「军强则国强」这方面写了一些浅见。

现在想来,恐怕会被诸位考官认为是好战,再加上我那篇文章也确实有些粗浅了些,多半会落入三甲之中。」

杨廷枢、黄宗羲听了一时都不知该怎么评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