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铁甲船,蒸汽机(1/4)

郝光明通过手机摄像头,算是陪着朱媺娖一起将兵工厂参观了遍。

可以说,这座兵工厂虽然跟后世的军工厂没法儿比,但在如今的大明,其各方面都能称得上顶级。

主要是应用了水力锻锤、镗床、钻床等原先需要人力驱动的明代机床。

其中单是各种水力锻锤,就有好些个。

又因为同一力度的锻锤可以根据需要继续增加,意味着以后还能进一步增加锻锤数量。

而每一个锻锤,    都相当于一个高效且不怎么需要休息的铁匠。

实际操作中虽然仍需要铁匠去控制锻打程度,但无疑省力很多。

剩下的如镗床、钻床等机床和其他制造工具,适合用水力的都用上了水力,再不济也会用上畜力。

再加上流水线昨夜、标准化生产、分班制上工等制度的完全落实,只论军备的制造效率,这座兵工厂便已达到了先前军器局的数十倍。

若是论各种军备的产量,    更是超过了百倍!

“以兵工厂现在的生产效率,    几种主要装备每月产量能达到多少?”视察途中朱媺娖如此问。

刘鳞长对这些数据显然成竹在胸,    没怎么犹豫就道:“目前全力生产的话,每月可产光明式燧发枪三千支,光明式短手铳一百支。

虎贲营制式板甲五千套,大明制式雁翎刀五千把。

至于大炮,若是只论虎蹲炮的话,每月可产三百架。”

朱媺娖听了微微点头。

只觉得还可以,并非十分满意。

江安河兵工厂是不负责生产各种如箭头、枪头等小件军备的,基本上是以制造枪管、板甲为主,大炮、雁翎刀都处于次要生产顺序。

其中如枪头、箭头等其他小件的、无需保密生产的配件,在兵工厂与城内军器局本身生产力不足时,还会选择承包给民间私营作坊。

而就刘鳞长刚才所说的月产量来讲,朱媺娖御林军神机营想要装备齐燧发枪,都需要两个月。

说起来,原本神机营需要的燧发枪在过去两个月中,已经装备过半。

但考虑到目前神机营捞不着打仗机会,朱媺娖便在曾英、李定国的大军出征前,拿出两千杆光明式燧发枪分给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