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序章(上)(1/4)

《月亮捕手》

晋江文学城/闻笙作品

[序章·上]

意大利国宝级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的中国首展在北京798艺术区的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展览的主题名为《最后的审判》。

江斯月并非附庸风雅之人,奈何赵承言盛情邀请,她却之不恭,答应赴约。

赵承言是江斯月归国以后经朋友介绍认识的。

朋友是这样向她形容他的:“赵承言跟你一样,之前在欧洲学习和工作。这两年国外形势不好,家里就让他回国了。他是北京本地人,投行工作,有房有车,各方面条件都挺好,你可以试着跟他处一处。”

江斯月未置可否,用汤匙搅动咖啡。

朋友见她对男人的兴趣还不及对下午茶的兴趣大,好说歹说地劝她:“你明年二十六,结婚的事也该上点心了,不然好男人全让别人挑走了。你现在又不是十八九岁,只谈恋爱不计后果。”

这话难免扫兴,江斯月的眼神往落地窗外飘去。

今日天空并不蓝,像透明无色的水,几缕淡云模糊了远山的轮廓。对面大厦的玻璃幕墙上反射着巍巍高楼和滚滚车流。

“……你有没有在听?我是真心为你考虑。”

朋友的抱怨声将她从纷乱的思绪中唤回。

“那就认识一下吧。”

汤匙被搁到描金的骨瓷碟上,她端起咖啡,喝了一口。

朋友满心欢喜地将赵承言的微信名片推荐给她。

她正要申请添加好友,朋友又拦住她:“别,等他来加你。”

当天傍晚,江斯月收到好友申请。

赵承言保留着在国外社交网络填写真名的习惯,使用augustinechao作为微信名。

她翻了翻他的朋友圈。

工作日上班、出差、健身,星期天聚会、看展、听音乐会、户外旅行,看上去有着健康的作息、明确的规划,以及优雅的品味。

江斯月将他的备注改成中文名。

对方似乎很懂得如何跟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孩拉近距离。

两人交换了学校、专业、工作、家庭等基本信息,像是分别在天平的两端添加一个个砝码,直到他们确认这座天平能基本保持平衡,才决定继续增进了解。

赵承言关注了江斯月的facebook账号,给她的牛津毕业照点赞。他们聊国内外的新鲜见闻,甚至还发现了一两位共同好友。

很快,第一次见面敲定在金融街的某家江浙菜餐厅。

这家店在赵承言的公司附近,今年刚评上米其林一星。

初次约会,打安全牌最保险。

江斯月画淡妆,着素裙,穿高跟,长发自然披散,一条纯银的锁骨链勾勒优越的肩颈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