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查电路(3/4)

主任办公室也有阅片灯,曾主任将CT片挂上去,开灯。

杨平摸了摸下巴,仔细阅片,看肌肉软组织,磁共振才是最好的,但是医院没有磁共振,只能退求其次,将就一下。

一般骨科医生阅片的技术短板在骨病和软组织,看骨折没问题,看骨病,看软组织,就差一些。

“曾主任,你看,梨状肌密度与正常肌肉有差别,局部挛缩纤维化了,这是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出口受到卡压,还有肿胀,与我们判断一致。”杨平指着片子说。

曾主任凑近,看CT,他看骨折还可以,看肌肉神经,不会看,只能跟着说:“嗯,嗯。”

“肌电图呢?”杨平问管床医生。

管床医生拿出肌电图报告,上面密密麻麻排了一些英文专业词汇和数据。

杨平没有直接看报告,而是自己看检测数据再分析:“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出口传导明显减弱。”

“嗯,嗯。”曾主任平时直接看报告,那些数字压根不会看。

“两个结果都出来了,跟预判一致,病史、查体、辅助检查三合一,诊断明确了。叫病人过来,我们再跟他谈谈。”杨平说。

“去,快把他推来。”曾主任指挥管床医生。

这次用轮椅推进来的。

“严老师,检查结果出来了,在臀部,我们叫做梨状肌出口的位置,线路出问题了,被卡压,不怎么通畅。”杨平用手指在自己臀部比划。

严老师说:“还真这么背,你说我以前上课都是站的时间长,怎么就把神经坐坏了?”

“不是坐坏的,这块肌肉的损伤大多数是打屁股针引起的,有些外伤也会导致。”杨平解释。

严老师略微回忆就记起来了:“你说得对,我以前十来岁的时候,这边小腿受伤感染化脓,在赤脚医生那打了一个月的青霉素,屁股都打肿了。”

“严老师,你要是相信我,我给你做手术,把疼痛解决。”杨平很诚恳,很果断地说。

通过详细地分析检查资料,杨平心里基本上有十分把握了。

“还做手术?我怕了,怕挨一刀又还是一样。”严老师很纠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