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再见祠堂(3/5)

只有一个“人”会在这条路上来回行走,那就是佝偻人。

虞幸眼睛一亮,继续自己偷家的过程,沿着小道而去。

他为了方便,将唐刀连同刀鞘一起绑在了皮带上,就放在画筒旁边,这样他只需要将刀从刀鞘拔出,没必要再去解画筒的锁扣了。

继续往前走,虞幸看到了位于小道旁的脚印,随着泥土越来越湿,脚印也越来越深,他眉头微挑,暗道难道脚下曾经是一条暗河?

否则为什么好端端的地面就湿了。

到了后面,土地简直像烂泥一样难以下脚,虞幸真的是一边嫌弃一边走完的。

他对这片山林的熟悉感在鸟尸林那里暂时消失,一出鸟尸林便又恢复了,踩着湿泥土地,虞幸感觉周围的树木仿佛都在曾经见过似的。

一个想法在脑海中渐渐成形,虞幸打量着树木狰狞的枝丫,沿着一条能通人的空隙在林中穿行。

前方的空气越来越冷,虞幸看似轻松地走着,实际上警惕心已经调动起来了。

他七拐八绕,经过了数个奇异的拐角,终于看到了远方一个小小的黑影。

当他走近,小黑影的轮廓逐渐清晰,正是虞幸熟悉感的源头!

一栋面积不大的祠堂矗立在那里,祠堂是古式建筑,上面就和他在棺村外的林子里见过的一样,朱红色的木制墙壁,深棕色的榫卯结构,大约二十平米,没有大门。

其实总得来看,祠堂并不是黑色,只是朱红的墙壁在暗夜中显示出一种深沉的质感,总体色调偏暗。

让虞幸在脑海里固定“黑色祠堂”这个词的原因,是祠堂大开的门中,那口如出一辙的巨大黑色棺椁。

其实棺椁才是祠堂唯一的中心。

面前这座祠堂,和棺村那一座不能说是十分相似,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连带着,就连祠堂外的树林,都和棺村那片林子一样,树种、高度、密度如出一辙。

虞幸相信,棺村和重阴山在地理上应该是南辕北辙的两个地方,气候、温差、海拔都完全不同,能在这两个地域中生成如此相似的山林,不可能是巧合。

只可能是棺椁在发挥作用。

只是……

他脚步轻轻,悄悄接近了祠堂,凝望着紧闭的沉重棺椁。

棺村的棺椁里睡的是有自我意识的周永笙,那这个棺椁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