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执掌道家,观妙讲道(为我的蓝天流年加更)(3/4)

就在这时,只听得长生子又开口道:“赤松师兄口中所言之大事,便是我道家天人合一之事。”

“从今日起,道家再无天人二宗之分,无论天宗弟子,亦或是人宗弟子,往后都只是道家弟子。”

“自三百年前,我道家分为天人二宗之后,道家之声势,便大不如前。”

“如今,天下一统之势渐渐趋于明朗。”

“我道家想要在天下一统之后,有所作为,必须天人合一,共同扶持。”

“值此大争之世,我道家弟子已不可能独善其身。”

“而今,我道家再出一位圣贤。”

“他将带领我道家重新走向辉煌。”

天人二宗一众弟子闻言,脸上都浮现出了惊讶之色。

“天人合一?”

“天宗和人宗要重归一统了?”

很多弟子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作为弟子来说,师长之命,自然不敢违抗。

更何况,说出这个话的人,是赤松子和长生子这两个天人二宗的掌门人。

一些弟子头脑很清楚,只听得其中一名人宗弟子,朝着长生子问道:“敢问掌门师尊,我道家何时又出了一位圣贤?”

“弟子怎么不知?”

长生子看向那名弟子,微微一笑,道:“木虚所问,想必是你们都想要知晓的。”

“我也就不卖关子了。”

“我道家新圣,便是太玄子师伯。”

天人二宗的一众弟子闻言,皆是心头一震。

齐齐朝着叶千秋看去。

能被称为圣贤者,无一不是经纶满腹、通晓大道的绝顶高手。

道家已经有百年没有出现过圣贤。

现在,居然又有圣贤出现了?

在天人二宗所有弟子的注视之下,叶千秋往前走了两步,只见他朝着一众天人二宗的弟子朗声道:“诸位,今日召集大家前来,一来是宣布道家天人二宗重归于一。”

“二来是我要给诸位诉讲大道,定道家之基。”

“我著写《道经》十二卷,藏于心斋之中。”

“今日讲道之后,凡道家弟子,皆可到心斋翻阅《道经》,明我道家根本之理。”

这时,只见赤松子双手托着雪霁,朝着叶千秋说道:“道家天人二宗重归一统,赤松肯请太玄师伯出任我道家新任掌门人。”

长生子也急忙在一旁躬身行礼道:“太玄师伯上应天命,下应苍生,为我道家定一统之基。”

“长生肯请太玄师伯出任我道家新任掌门人。”

其余天人二宗长老纷纷起身,有样学样,朝着叶千秋躬身行礼。

叶千秋微微颔首,将雪霁从赤松子的手中拿了过来。

“从今日起,我为道家掌门人。”

“凡道家弟子,要遵循大道,不得同门相残。”

天人二宗的数百名弟子见状,虽然觉得事情发生的有些突然,但眼下天人二宗掌门人,长老都已经表态了,那显然此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论是反对还是赞成。

眼下,他们这些弟子们的意见其实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于是,一众弟子也纷纷起身,躬身拱手,朝着叶千秋行礼,齐声道:“弟子等谨遵掌门令。”

数百人的声音,声势浩大,鸟雀都吓跑了不知多少。

这时,叶千秋手持雪霁,在观妙台之上端坐下来,抬手道:“大家请坐。”

“今日,道家重归一统,我也要为道家众弟子讲一讲天人合一之道,讲一讲道家存世的根本之道。”

话音落下,但见叶千秋抬手,手中凭空出现一团水。

那水凝而不散,在叶千秋身前漂浮起来。

叶千秋朗声道:“有谁可知这一团水是从何而来?”

台下的一众道家弟子闻言,不少人都浮现出疑惑之色。

有弟子道:“掌门,您功力绝顶,这水难道不是您用真气凝结而来的吗?”

叶千秋笑道:“你如何知道水是由真气凝结而来呢?”

那弟子挠头道:“这个……弟子说不上来……”

叶千秋朝着四周看去,道:“有谁知道,为何我能凭空凝结出这一团水来?”

台下一众弟子修为高深者也有一些。

这时,只听得坐在一边的逍遥子朗声回道:“是因为空中有看不见的水,所以掌门才能聚水在手中。”

叶千秋微微一笑,朝着逍遥子赞道:“说的好。”

“正是因为空中有看不见的水,所以,我才能用真气将其凝结出来,如果本来没有水,那用真气可是凝结不出半点水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