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长春岛上,千秋宫中(万更求订阅!)(3/5)

这时,只见一艘大海船停靠在了岸边。

两名身着青衫的年轻人从海船之上下来,到了小渔村当中。

两名青衫年轻人看到叶青、叶白,朝着二人行礼,叫道:“二位师兄,船已经停靠妥当。”

“时辰不早了,该启程了。”

叶青、叶白微微颔首。

只见叶青朝着一众江湖高手朗声道:“诸位,船已经到了,时辰不早了,大家可以登船了。”

方证、冲虚都知道千秋宫是什么地界,虽然从来没去过,但很久以前就听过千秋宫的名号了。

此次千秋宫的人邀请他们二人入宫,他们二人还专门去请教了妙谛老和尚一番。

从妙谛老和尚那里得到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他们才安然南下。

此次上岛的江湖群豪,除了叶千秋之外,本来一共有十四个人。

但因为叶千秋的出现,又加了好几个人。

桃谷阴阳二圣加上他们的六个老儿子,再加上一个任无疆,还有岳灵珊。

这就是十个人。

好在这是一艘大海船。

不然,还真坐不下这么多人。

这十四名江湖群豪之中,除了方证、冲虚、岳不群之外。

其余人皆是天南地北的江湖高手。

有峨眉派的掌门,有昆仑派的长老,还有独来独往的刀客。

其中一个头戴斗笠的男人,倒是引起了叶千秋的注意。

从叶青口中,叶千秋知道了那人的身份。

那人唤作段天涯。

不错,这个段天涯,便是昔日护龙山庄四大密探天字第一号段天涯。

但是,段天涯早已经在护龙山庄覆灭之后,就已经归隐山林,不再做大内侍卫。

这些年来,他的武功已经臻至一个十分高明的地步。

千秋宫的人早就对其做过综合考量,最终邀请段天涯上千秋宫一坐。

只见那段天涯独自一人盘膝坐着,斗笠上还有黑纱挡着他的面容,看起来有些孤僻的样子。

海船驶离海滩,扯起一张大帆,迎着缓缓拂来的北风,向南进发。

入夜之后,海船转向东南。

一行人中,有几个人还是平生第一次坐船,有了晕船的反应。

好在都是内功高手,都能控制自身。

岳不群从前虽然在大江之上坐过大船,但还没坐过海船。

大海上航行和在大江之上航行自然是不一样的。

岳不群也稍微有些晕船。

海船在海中航行了五日,到了第六日午间。

叶青指着前方海平面上的一条黑线,和众人说道:“诸位,那里便是千秋宫所在之地,长春岛。”

叶千秋登高远望,可以看到,那是一座不算太小的岛屿。

船上众人极目看去,不见岛上有任何异状。

不少人眼中都露出了兴奋之色。

毕竟马上就要进入传说之中的武林圣地,纵使他们在江湖上都不是一般人物。

但到了这等地界,依旧是忍不住心潮澎湃。

只听得站在那边的方证、冲虚、岳不群三人先后开口道:“想不到千秋宫居然坐落在这样远离中土,遥远的海域之中。”

“是啊,这等鞭长莫及的海外之地,难怪百年来,江湖上很少有人知晓千秋宫的存在。”

“如今,咱们也总算是能登上千秋宫看个究竟了。”

叶千秋站在船头,负手而望。

心中却是想着,一会儿叶敬天这小子见了他,该是一副怎样的表情。

叶千秋从妙谛老和尚那里就已经知道,当年他进入千秋宫时,千秋宫的宫主便是叶敬天。

这一趟,他和叶青、叶白旁敲侧击过,千秋宫宫主百年来,没有换过。

叶敬天能活到现在,叶千秋还是有些意外的。

算一算时日,叶敬天也已经是快三百岁的人了。

这种岁月与时代的交错感,让叶千秋感慨不已。

对于他来说,从神雕世界到现在这个世界,可能就是转眼一瞬的事情。

虽然,他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二十多年,但时间在他的眼中,确实不同于普通人看待的时间。

海船又在大海上航行了一个多时辰,众人终于看清楚了这座岛屿的近况。

只见岛上有一座高耸的石山,山上郁郁苍苍,生满树木。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海船在岛南背风处靠岸。

只听得叶青、叶白道:“诸位请!”

只见岛南是好大一片沙滩,石崖下停泊着五十多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一行人便纷纷朝着岛上跃去。

有年轻的青衫汉子提了船缆,跃上岸去,将缆索系在一块大石之上,从怀中取出一只海螺,呜呜呜的吹了几声。

过不多时,山后奔出四名汉子,皆是身着青色短衣,只见那四名汉子快步走到众人身前,躬身说道:“诸位,宫主他老人家已经在迎客楼恭候诸位大驾,诸位这边请。”

说着,那四名汉子当前带路。

带着众人朝着山中行去。

叶青和叶白一上岛,便不见了踪迹。

叶千秋估计他们二人是提前上去,汇报情况去了。

任无疆在叶千秋身后跟着,他虽然恢复了行动能力,但是武功却是一丁点的都使不出来。

叶千秋让他跟着,也是让任无疆死个明白。

总归是和谢烟客相交数日,虽然任无疆是谢烟客的弃徒,但让他死在千秋宫中,也不算白让他费了一番心血。

方证、冲虚、岳不群则在后边一点走着。

岳灵珊就跟在叶千秋的身旁,好奇的看着岛上的一切,不时,还会多说几句。

走在最后边的是桃谷二圣和他们的六个老儿子。

桃谷所在的岛屿和千秋宫所在的岛屿相隔不算太远。

桃谷的上一任谷主,曾经来过千秋宫。

一行人转入山中,两旁都是森林,一条山径穿林而过。

众人在山间行了数里,转入一条岩石嶙峋的山道,只见那山道左临深涧,涧水湍急,激石有声。

一路沿着山涧渐行渐高,不多时,只见一道瀑布从十余丈高处直挂下来,看来这瀑布便是山涧的源头。

只见前边带路的汉子走进瀑布,纵身跃了进去,众人跟着跃了进去。

里面是一条长长的甬道,两旁点着油灯,光线虽暗,却也可辨道路。

甬道依着山腹中天然洞穴修凿而成,人工开凿处甚是狭窄,有时却豁然开阔,只觉渐行渐低,洞中出现了流水之声,淙淙琤琤,清脆悦耳,如击玉磬。

不多时,只见前边突然豁然开朗,却是已经走出了甬道。

众人刚刚一出甬道,便看到一座石堡依山而建,原来他们刚刚是从山的背后上岛的。

众人再环绕着山路,登上青石台阶,往上走了大概小半个时辰。

终于看到了千秋宫的大门。

只见那雄伟的宫殿在山间耸立。

众人见状,皆是对这千秋宫的宫殿群惊叹不已。

叶千秋看着这熟悉的千秋宫宫殿布局,不禁微微一叹。

眼前这千秋宫的布局和当年华山莲花峰之上千秋宫的布局,的确是如出一辙。

只见那红额牌匾上刻着“千秋宫”三个大字。

那朱红色的大门洞开着。

左右两旁的台阶上,分别站着十余名身着黑白衣衫的年轻弟子。

这些年轻弟子气宇轩昂,目不转睛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