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宫中大较,三人成音(3/3)

平日里,大家就在这后崖研讨武学,谈天说地。

杨过则跟在三人身旁伺候着。

也听到了不少人生哲理。

特别是叶千秋洒脱自然的态度,着实是影响到了杨过对于世俗的看法。

从前,他比较在乎旁人对他的目光,对他的看法。

因为,他从小一个人长大,有些自卑,是刻在骨子里的。

但和叶千秋三人相处时间久了。

也自然而然的沾惹上了这三人身上的强大自信。

他的心态也就在潜移默化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纵使是天下英雄,又有几人能入得这三位的法眼。

而他杨过却是能被三位认可,足以说明他杨过并不比这江湖上的任何一人都差。

只觉世事如浮云,别人看重也好,轻视也好,于我又有什么干系。

我便是我,那便已经足够了。

一个人自信心的树立,对于他的成长来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习武之人,更是如此。

如果没有自信心,那练到一定境界,便难以再有进步。

杨过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让他整个人放松了不止一倍。

所以,他的武功修为自然也是日益增长。

就在杨过吹着埙,吹了一半的时候。

却见有千秋宫的弟子从小路上跑到了后崖,朝着叶千秋禀报了一番最新汇总上来的江湖之事。

每个月叶千秋都会亲自查看一番。

这已经又到了月初,天殿弟子自然便将这个月的副本记录送了上来。

当叶千秋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脸上突然泛起一阵笑意,将副本记录递给了黄老邪。

黄老邪看了,只说道:“靖儿和蓉儿要在大胜关陆家庄举办英雄大会?”

叶千秋闻言,微微一笑,道:“咱们两个老家伙在山上也待了好多年,不曾下山走动过了。”

“这一次,你女婿女儿召开英雄大会,可是为了商议对付蒙古鞑子。”

“咱们其实该去凑凑这个热闹。”

黄老邪这些虽然待在华山,但是却没有跟桃花岛有任何的书信往来。

所以,郭靖和黄蓉并不知道啊黄老邪的下落。

“老洪,你觉得如何?”

叶千秋朝着洪七公看去。

洪七公闻言,只说道:“你要让我一个人去,我肯定是不去的,人太多了,我若是一个人去了,肯定是不厌其烦。”

“不过,若是咱们一起去,那我便不用怕被那些弟子们麻烦了,反正有你们两个挡着,我只要去吃蓉儿做的饭菜好了。”

说着,洪七公拍了拍肚皮,笑道:“说起来,也有十多年没吃过蓉儿做的饭菜了,还真有点想啊。”

“黄老邪,你女儿做饭的本事可是天下第一。”

黄老邪听洪七公这般夸赞自己的女儿,却是没有多少高兴的意思。

女儿再好也嫁给了别人。

到头来,自己还不是一个人。

不过,当爹的,哪能真和自己的女儿置气。

说起来,他从桃花岛离开,也有十几年了。

十几年没有和女儿相见过,其实还是有点想念的。

想到这里,黄老邪道:“那咱们就走一趟?”

叶千秋闻言,哈哈一笑,道:“那自然是得走一趟。”

紧接着,叶千秋又朝着杨过看去,只说道:“杨兄弟,你也随我们三个老家伙一起下山吧。”

杨过闻言,倒也没觉得有什么。

他在华山待了好几个月了,的确是该下山了。

他心里想着,大胜关举办英雄大会,姑姑若是在江湖上走动,说不定也会去。

于是,一行四人一拍即合,当天便下了华山。

下山的时候,白猿本来也是要跟着叶千秋的,但是叶千秋让他老实在山上呆着。

白猿的目标物太大,不太方便隐藏身份。

他们这一趟到大胜关,主要就是为了凑一凑热闹。

下了华山之后,四人自此一路向南,来到汉水之畔。

叶千秋、黄老邪、杨过皆是身着青衫,脸上带着人皮面具,一看就是一伙人。

唯独老叫花洪七公有些格格不入。

这一日行到正午,一路上不断遇见叫花子,瞧那些人的模样,不少都是身负武功。

洪七公见状,当即便朝着黄老邪也要了一副人皮面具,改头换面,虽然还是一副乞丐装束,但若是不熟悉洪七公的丐帮弟子,肯定是认不出他来的。

洪七公遮掩自己身份,主要是比较怕麻烦。

若是这些丐帮弟子知道了他的身份,少不得要对他连番一拜。

他这些年清净惯了,自然不想有这些琐事缠身。

叶千秋一行四人,都是徒步,都没有骑马。

洪七公一向不骑马,因为丐帮帮众若非真的有紧急情况,是决不会骑马的。

所以,这一路上即便是乞丐越来也多,但那些乞丐也没有太过注意洪七公。

反倒是叶千秋、黄老邪、杨过三人装束差不多,让这些乞丐多看了两眼。

四人走了没多久,便忽然听到空中雕鸣啾啾,两头白雕飞掠而过,向前扑了下去。

这时,只听得前面的一个化子说道:“黄帮主到啦,今晚九成要聚会。”

又一个化子道:“不知郭大侠来是不来?”

第一个化子道:“他夫妇俩秤不离锤,锤不离秤,自然是要到的……”

这时,那叫花瞥眼看到了叶千秋四人跟他们相距不远,便住口不说了。

叶千秋等人早就知道了郭靖黄蓉会到大胜关,不以为意。

反倒是杨过再听到郭靖与黄蓉的名字,心中想着:“从前我在你家吃闲饭,给你们轻贱戏弄,那时我年幼无能,吃了不少苦头。此刻我以天下为家,还倚靠你们什么?”

若非已然是跟了叶千秋一起,他非要将自己搞的落魄点,再去大胜关不迟。

不过,现在倒也不去做那些事。

反正他脸上带了人皮面具,他心中想着,到时候,纵使是郭伯伯夫妇见了自己,也未必能认得出自己来。

这一趟,他只是来大胜关看一看姑姑会不会出现,至于其他人如何,倒是一点都不重要了。

一行人迤逦而行,天色将晚,一行四人来到一座破旧的大庙前。

只见两头白雕栖息在庙前一株松树上。

有两个少年一个手托盘子,另一个在盘中抓起肉块,抛上去喂雕。

那两个少年,一个身穿紫酱色茧绸袍子,一个身穿宝蓝色山东大绸袍子,腰间都束着绣花锦缎英雄绦,都是英雄年少,人才出众。

叶千秋看到那两个少年,当即便认出了他们。

这二人便是那武氏兄弟,武敦儒和武修文。

当年,在嘉兴陆家庄,叶千秋是见过他们哥俩的。

如今,虽然七年过去,哥俩也长大了,但基本的样子,还是没发生太大的变化,还是能认得出他们二人。

杨过斜目而观,但见武敦儒神色剽悍,举手投足之间精神十足,武修文则轻捷灵动,东奔西走,没一刻安静。

他的嘴角泛起一丝不屑之意,这两兄弟在桃花岛的时候,就合起伙来欺负自己,现在又成了郭家大小姐的跟屁虫,呵呵。

这时,一帮乞丐也已经到了这破庙。

庙前庙后都聚满了乞丐,个个鹑衣百结。

众人忽然听到庙门口一个银铃似的声音叫道:“大武哥哥,我叫你给我买根软些儿的马鞭,你买到了没有?”

只见武敦儒急忙迎了上去,说道:“早买到了,你试试,看趁不趁手?”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根马鞭。

这时,只见一个少女穿着淡绿衫子,从庙里快步而出,但见她双眉弯弯,小小的鼻子微微上翘,脸如白玉,颜若朝华。

她服饰打扮也不如何华贵,只项颈中挂了一串明珠,发出淡淡光晕,映得她更是粉装玉琢一般。

叶千秋和黄老邪悄然说道:“师弟,那女孩是你的外孙女。”

黄老邪也不在意,只是“嗯”了一声。

洪七公则是在一旁小声说道:“嘿嘿,黄老邪,你的这个外孙女可真是好福气。”

黄老邪瞧了洪七公一眼,没多说什么。

杨过看了郭芙一眼,只觉得这郭家大小姐是越长越漂亮了,可是比起自己师父小龙女来,就要差的多了。

这时,只见那武修文也上前去,和哥哥武敦儒一起围在了郭芙身旁,哥儿俩同时尽力巴结着郭芙。

洪七公在一旁看的是津津有味。

黄老邪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时,只听郭芙说道:“咱们不宜在这里逗留太久,今夜便连夜赶路吧。”

武修文听了,当即说道:“好,咱们今晚夜行,连夜赶到大胜关。我去把你红马牵来。”

说罢,只见三人取了包裹兵刃,出了破庙,但听得蹄声杂沓,已上马去了。

三人虽然走了。

但是叶千秋四人也不着急。

进了破庙,打算休息一晚,到了第二天再上路。

到了晚上,洪七公找了个丐帮的二袋弟子瞎聊了起来。

那叫花子自称姓王行十三,看到洪七公头发苍白,面容古怪,只以为洪七公是可怜人。

洪七公朝着那叫花子打探着消息,也是故意为了查验一番这丐帮弟子的成色。

一番交谈下来,那叫花子王十三对洪七公还挺同情。

丐帮帮众皆是出身贫苦,向来扶危解困,决不轻贱穷人。

王十三听见洪七公老迈,于是说道:“牛老哥,你先饱餐一顿,明日咱们一齐上大胜关去。”

洪七公和王十三说自己叫牛得柱,所以,王十三便称呼他为牛老哥。

王十三去捧了饭菜来给洪七公吃。

洪七公倒是吃的不亦乐乎。

丐帮帮规,本帮弟子即使逢到喜庆大典,也先要把鸡鱼牛羊弄得稀烂,好似残羹剩肴一般才吃,以示永不忘本,但招待客人却是完整的酒饭。

王十三见洪七公年老落魄,但听他说不是丐帮之人,所以给了洪七公完整的酒饭。

洪七公又说叶千秋三人是他的朋友,所以,想让王十三给三人也准备点饭菜。

王十三看叶千秋三人不太一般,虽然觉得洪七公有些奇怪。

但也没问,也给三人准备了饭菜。

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天。

王十三招呼洪七公一同上路。

叶千秋三人也跟着洪七公一起。

王十三心中愈发觉得古怪,但到底古怪在了哪里,他又说不上来。

沿途除了丐帮帮众,另有不少武林人物,或乘马,或步行,都是去赴英雄宴去的。

傍晚时分,众人来到大胜关。

那大胜关是豫鄂之间的要隘,地占形势,市肆却不繁盛,自此以北便是蒙古兵所占之地。

王十三引着洪七公四人越过市镇,又行了七八里地,只见前面数百株古槐围绕着一座大庄院,各路英雄都向庄院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