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十七节岛城过后(3/4)

暗自吐槽了两句,他放下报纸说起了正事:“老古,老宋,委座让我们筛选出一批对日友善,熟悉日本外交策略且精通各种专务的人才,这件差事要抓紧办,用心办。

符合要求的人员要一个个审查,他们曾经发表的文章,说过的话,接触过的人,甚至家小的思想态度都要调查清楚,绝不能混进赞同联合抗日的激┴进分子,明白吗?”

日本人抛来橄榄枝的第一时间,某人就命令军统召集满足上述要求的党国精英,这些人将被秘密集中起来,负责合约内容的制订,充当国府对日和谈的智囊。

这件事老戴曾跟左重说过,在伪政府靠不住,日本人又开始跟山城眉来眼去的情况下,相关的准备工作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

就国府而言,其它的可以暂时先缓一缓,找出一批可用、可靠的工作人员成了目前最紧要之事,否则很容易重蹈季某人的后尘。

首先,和谈不是儿戏,涉及到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诸多利益的讨价还价,少不了专业人员的参与,光靠国府那帮官老┴爷们,只怕被日本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这就跟针对红俄和日本的战略欺骗计划一样,当时军统找来了很多熟悉两国情况的参谋人员,没有这些人才的加入与付出,他们也不可能成功挑起、扩大两国之间的战争。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这句话什么时候都不会错。

可靠就更好理解了,现在民国各界正众志成城应对日本人的侵略,国府和日本人秘密谈判的消息一旦泄露,不亚于一枚重磅炸弹爆炸,造成的后果比季某人公然投敌还要严重。

所以,在人员的选择上要慎之又慎,作为国府头号情报机关,这个重担自然落在了军统的头上,让别人去办,某人也不会放心。

当然,左重没有跟古琦、宋明浩解释其中的弯弯绕绕,对日和谈是国府最高机密,对方只要执行他的命令就行。

“是,副座。”

反谍,审查是二处的分内之事,古琦和宋明浩回令后自觉离开,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两人知道这不是他们该问的,好奇的人在军统活不了多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