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巢王妃(3/3)

李承道何等细心之人,早已察觉到了杨珪媚的内心,对这个大唐传奇女子,他也不免心中有些戚然。

这个时代的女性,是没有任何地位的,玄武门之变后,李元吉身死,齐王府上下被杀得血流成河,杨珪媚与李元吉姬妾和庶女归仁县主等人居住在后宫一间拥挤狭窄的宫室内里“诚周于造次之间,行满於危疑之地”。

就当她以为就此终老一生时,又被自己的二叔李世民强行收入后宫临幸,生下一子曹王李明,后来李世民欲立杨珪媚为后,却被魏征简单的一句“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劝止,最后无名无份的杨珪媚被李世民抛弃,不准其死后陪葬昭陵,命运简直悲惨到了极点。

“自然有听说,要不是青云学院炼制的焦炭,长安郊外早就寸草不生了,如今出游踏春,还能见到青山绿水,多亏了承道你啊。”

(古代烧饭用木柴,所以大城市的柴薪和木炭价格非常昂贵,而且不出几年,城市周边的树木杂草都会被砍伐殆尽,古代甚至有人因为没有木柴而砍伐桑树和枣树,被朝廷严令禁止,规定砍伐多少以上要杀头。)

杨珪媚微微一笑,非常自然地把话题引到李承道创办的青云学院上,她能当上长安第一花魁,相貌身材自不用说,通晓诗文,能歌擅舞,令长安无数公子哥儿追逐倾倒,情商更是高得很。

如果李承道真的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被她这三言两语下来,早就飘飘然了。

“四婶过奖了,只不过侥幸而已,你看青云学院这几年也就出了个焦炭,还是靠着三名挖矿出身的学生弄出来的,否则单凭学院本身,肯定没办法,所以说这事乃运气而已。”

李承道不着痕迹地把所有功劳推到那三名他特意找来引导炼制焦炭的学生身上。

“姑且算是吧,不过……承道,婶婶可是听说了,当年你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压得长安三千才子不敢提笔写诗,这总不是靠别人了吧。”

杨珪媚见李承道一幅不愿意出头的样子,顿时感觉好笑,别人是费尽心思在自己面前展现,企图吸引自己的注意力,怎么到这家伙这里,变得扭扭捏捏,一幅藏拙深怕被自己挖出来的样子。

既然你不肯说,那今天四婶偏偏要把你挖出来。

杨珪媚自从嫁给李元吉后,常年幽居闺房,不仅无所事事,而且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后宫的太监和宫女看到她哪个不是战战兢兢,不敢多说一句,她都快自闭了。

现在碰到李承道这么好玩的家伙,长得又帅,又有才华,更是皇长孙,如果放在当年没有遇到李元吉之时,自己也许就……

“今天难得见到你这个大才子真身,就为四婶做首诗怎么样?”

“啊?”

“啊什么啊?以前可是有很多人抢着为四婶作诗的呢,怎么,承道,你不愿意吗?”

杨珪媚捂着嘴,眼睛都笑成了两道月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