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小心应对(3/3)

只是在李世民宣武门兵变之时,与军神李靖都保持中立,未曾参与期中。

不过,虽未公开支援,但也不曾走漏了风声,又暗自约束各自的手下,

无形中也算是助了李世民一臂之力了,至少没有坏了李世民的大事,

反而还禁止手下参与,叫李世民兵变的成功又增添了一些胜算,

是以李世民登基后,升李靖为兵部尚书,这李绩被授于并州都督,任兵部左侍郎,与李靖一正一副,执掌兵部常务,算是实权派里的中坚力量了,

话说回来了,李世民将李靖升任兵部尚书,表面上升官加爵了,贵为兵部主事,

却又命李绩来做李靖的副手,明摆着就是分化李靖的权利,使这大唐军方最擅兵法的两个统帅,左右制衡,相互制约。

李靖的功劳已经多的无法在封赏了,虽不至于功高震主,却也是招惹的皇帝陛下警惕性提高了很多,李靖人老成精,看透了一切,几乎不在朝廷里发表意见,整日里就是上衙点个名就紧闭大门,很少与人接触。

这李绩虽说年龄不到四十,却是文武具备,智慧过人,如何看不出皇帝的用意?

是以从来不和李绩套近乎,两人都是心里有数,互相之间保持着生人勿近的姿态,今日难得聚会在秦琼府里,以李绩的谨慎,坐下之后就未曾发过一言。

李钰对于别人都是恭敬有佳,可是对于三四十岁的李绩,实在有些别扭,

怎么说自己前世里也是这个年龄段,如今不但要捏着嗓子学古人文邹邹的说话,还要对一个和自己心理年龄差不多的哥们,自称后辈,小辈儿…

却也无可奈何,人家这些大佬有些和自己爹爹熟悉,有些和两位叔父同殿称臣,瓷实实的长辈,躲也躲不过去,李钰纵然在不情愿也得把戏唱完,心里琢磨一堆没用的,面上还得继续尊老爱幼:“侄儿见过李叔父!”

“李县子不必多礼,天下百姓皆是陛下的臣子,汝日后出仕,你我一同报效朝廷,互补长短便是!”

李钰纳闷了,这李绩史书里说和李靖一样谨慎小心,为何说话如此呛人??

(/b/48/48132/)

scriptchaptererror;/script

1秒记住猎文网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