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久违的大票——50元(3/5)

也不避人,张开血盆大口就咬了一口,“嚯!肉馅的,从老张那儿买的吧!”

这就让骆涛意外了,刘大妈这嘴也是开过光的吧!只尝了一口就知道从哪里买的,这本事了不得。

“行家儿您呢。”

她摆了摆手,“谈不上,这片儿就他家肉里放木耳。”

咳!这又是个好吃嘴儿。

两个个又聊了几句,当再一次她想起孙老实家里屋漏,这才和骆涛告别。

孙老实家是在护国寺东巷,居住的是公租房,每月向房管所交房租,这修修补补的事就不属于个人了,房屋要是出现了问题,就应该找房管所。

由于房管所也不是什么大衙门,他们的修补工作一直都是奉行着小修小补,不可能一劳永逸。

这刘大妈去管,说明两家又吵了起来,这种事儿在京城这上千条的胡同巷里屡见不鲜,每天都会发生。

回到家,老娘苏桂兰就训着骆涛几句。

“你这是吃饱了才回来的?”接过骆涛买回来早餐。

“老佛爷,那敢啊我,我就是不吃也不敢耽误您老人家的饭点,您看您老要的油饼和驴打滚儿,我可都给您老买来了。”骆涛嬉皮笑脸,指了指袋子里的早点。

苏桂兰见自己吩咐的事都给办了,也没什么说的。

骆涛又道:“之所以慢小丫头一步,在胡同口遇到了刘大妈就和她多聊了几句。”

这时一家人都坐好了,准备吃早点。

“哦?她个大主任还有闲时间和你聊天。”老娘苏桂兰说这话就是出于生气了。

现在社会风气一改,街道社区当时临时组建的小脚侦缉队的作用就显得小了些,现在没被解散,也是为了发挥余热。

老娘苏桂兰她们也就闲了下来,这群老太太可不能闲,由于现在还没有广场舞,这一闲她们不是去后海,地坛不要钱的地方练气功(现在的公园要门票),那就是嗑着瓜子扯闲篇。

这扯闲篇有时候就会出现比较,这一比较吧,她就容易不服气。

一不服气,她们就会拌几句嘴,她们又都是街道里有头有脸的,服软那是不可能的,就这么红着脸。

对于她们老姐妹之间的事情,骆涛是没本事去处理,要是自作多情做了,她们可能还会齐声来一句:“你哪只眼看见我们姐俩儿红脸了。”

这就是一辈人,一辈子的相处之道。

骆涛也不好接她的话说,“妈,我和您说今儿我碰到刘大妈,您猜我看到了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