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传统文化可以搞一搞(3/5)

毕竟现在经济发展很快一天一个样,跟不上肯定就要被淘汰,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传统行业的弊端——论资排辈!

比如说相声和戏曲这两个行业,你师承谁,谁是你的领路人,是不是根正苗红,师傅在这个圈子里是什么地位,你又是什么档次......

总之就是个人能力那是排到倒数第几。和个人能力无关的老师名号、年龄大小、来这边说相声有没有拜码头、去别人的地方唱戏有没有给拜帖等等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和基本功技艺无关的头衔都分量很足你可以上台了,但说的相声不好笑,唱的戏曲嗓子不行唱的没味儿,你怎么让观众留下来?

总之这两个行当等级制度森严的和以后的韩国娱乐圈有的一比。小辈儿再有能力也要当孙子。

即便你很懂礼貌,很懂得尊敬长辈,也不行,从身份到辈分,再到上台的收益,你要全方位的当孙子,就着还要看那些所谓的长辈们心情如何,要不要赏给你饭吃。

所以这两个传统行业,这些年出彩儿的新人越来越少。这两个节目现在最大的亮点也就在春晚上了。而且感觉距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基本上是关起门来自娱自乐。

以前农村有钱人过大寿什么的,喜欢请戏班来唱戏。现在会请歌舞,再有钱的请马戏团什么的,或者干脆搭建个舞台,自家有才的人上去唱歌一起欢乐。

总之戏曲不再是必须的节目。这一点在商业活动中尤为的明显,很早之前商铺开业,那也是要请戏的。

改革开放之后很多地方开业开始弄剪彩仪式,南方还有舞狮。再后来影视业快速发展,一些大商场开业开始请明星站台唱歌什么的。

戏曲已经很久看不到踪影了,戏曲如此相声也基本差不多。所以每年全国人民除了看春晚的时候,重温重温这两个传统文化,平常生活中基本接触不到。

受众面开始锐减,这两个行业自然就越来越越艰难,以至于在过些年都快到了让人遗忘的地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