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最终之战(上)(3/3)

盟约已立,哪怕盟友势力再小,也不能将其无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大家都是平等的。

鲍忠见有人出来抢夺投功,心中难免不岔,偏眸瞥了一眼华雄……

视线交汇。

鲍忠瞬间认怂,赶忙将头买下去,华雄身高九尺,体型魁梧,光看外表,就知道自己根本惹不起。

不仅是鲍忠,账内诸侯纷纷叹服。

广陵太守张超身高八尺有余,世人赞其威仪出众,但跟华雄一比,自叹弗如:“久闻君侯麾下猛将如云,而今一看,所言非虚,华雄将军仪表堂堂,定是纵横天下的猛将。”

董卓自矜道:“可为先锋?”

“可!”

华雄环顾四下,视线所过之处,各路诸侯皆拱手。

“子健,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说到这里,董卓亲自斟了一杯酒,送至华雄身前:“为本侯一雪前耻。”

“诺!”

华雄也不推脱,当即将热酒一饮而尽,出帐提刀,飞马冲出辕门。

不多时,一骑出现在函谷关下,身后未带一兵一卒,来意无需质疑,便是挑战!

虎体狼腰,豹头猿臂。

不是华雄又能是谁?

眼下,这位关西猛将手持一杆大刀,什么话都没说,就这么把刀一立,仰着脸摆出一副“睥睨竖子”的架势。

陆离心道:第一次见到这么嚣张的人,比飞将吕布还要狂傲。

“谁愿接战?”

千金之子不坐垂堂,身为盟主,陆离不能再像昨夜那般轻率出战。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

昨夜函谷关只有赵云、张扬坐镇,而今关内将星云集。

果不其然,陆离话音刚落,冀州刺史韩馥便开口道:“吾有上将潘凤,可斩敌将!”

“咳咳……”

潘明掩嘴轻咳,生怕陆离不知道什么,赶忙暗示。

后世有一梗:上将潘凤与零陵上将邢道荣、悍将刘三刀合称三国第一猛将。故坊间流传潘凤、邢道荣、刘三刀,得一人可得天下。可惜天妒英才,潘凤在与董卓手下大将华雄决斗时,不慎失手被华雄斩于马下。

一旁,曹操微微皱眉,以为心腹爱将身体不适,可眼下形式又不好追问,只能暂时作罢。

而陈国相、颍川丞等人亦面容古怪,有人暗自憋笑,有人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

潘凤对战华雄,那可是三国名场面,不容错过。

下意识地,众人将视线投向陆离,等待这位代理盟主做出抉择。

其实,陆离很想拒绝韩馥之请,结盟之后的第一战,不容有失。

奈何韩馥态度坚决,将姿态摆低,拱手望着陆离,实在让人为难。

因为不久前推举盟主时,他不争不抢的态度,这让陆离欠下一个人情:

韩馥,袁氏门生,却弃暗投明,毅然来函谷关会盟,匡扶大义,且不争盟主之位,一心配合。

然而,就在这时,跪坐在桌案旁的潘凤站直身子,竟与华雄一般,足有九尺高,且身材更加魁梧,只见他朗声道:“盟主,末将愿往!”

一身金盔,在阳光下烨烨生辉,而其背后的两柄开山斧,各重千斤,光看卖相,真无愧于河北名将之名。

乌程侯孙坚、白马将军公孙瓒皆暗自点头,觉得潘凤可堪一用。

兄弟……你是想送人头吗?

陆离一阵无语,提醒道:“你可知此战非比寻常,关乎两军士气?”

“如不胜,请斩某头。”

潘凤垂头再拜,语气斩钉截铁。

“好!”

见己方诸侯均对潘凤寄予厚望,陆离便亲自斟了一杯酒,为其送行:“河北上将,刚劲雄健,能得将军襄助,乃汉室之福。”

“愿为盟主斩将,拿下首胜!”

见陆离待自己如此亲厚,潘凤心中感动,将杯中热酒一饮而尽,而后将其掷于地上,头也不回就朝关下走去。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看着本家潘凤那宽厚的背影,潘明心中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