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362章 发光的药丸(3/4)

孙书记在农业方面,可是真正的专家。

他最早毕业于华夏农林业大学,毕业之后,先是去了京城农林科学院专门研究玉米作物,接着又到了东北三省的农机厂工作,一直工作了十年,升到了农机厂的副厂长,后来国企改制了,他又进了农业部。

在农业部的时候,他曾经来过英格兰,在某个试验站呆过半年。然后将先进的经验带回了国内,跟着一些教授们搞杂交水稻。

这个杂交水稻的项目搞的十分成功,孙书记因此被上头看重,提拔迅速。

很快,他就成为了省部级的大员。

接着,他被调任到了江南地区当副省长,专门研究农业,农民,农村等三农问题。后来的几年,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很快,孙书记也跟着水涨船高,饶了一圈,他又再一次回到了京城。这一次,他是破格提升,一来就成为了农业部的部长,成为国家部委的头头,可谓是位高权重。

而在去年,因为湘南省委书记退休了,空出了一个位置,上头开会决定之后,决定让熟悉农业问题,又是经济专家的孙书记进入了湘南省,当省委书记。

虽然几十年宦海生涯,孙书记不再是单纯的农业专家了,不过看到英格兰这边的农场模式,他还是有很大的感触。

目前,国内的农业还无法做到像英格兰这边这样,大规模的种植,一个农场主承包几百公顷的土地,用飞机播种,飞机洒农药。这种集成性的农场,远比国内那种小散乱的农田,收益率要高很多。

孙书记时常在考虑,随着城镇化的加剧,很多农民进城了,农村土地该如何利用起来?总不能让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肥沃土地,就这样荒芜了吧?

如今,农民种地收入太低了,必须要改变这个现状!

看到了英格兰的农场模式,孙书记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一边在农场上转悠,一边跟同行的几个湘南地区的官员讨论着模式。

杨云帆深深的看了一眼,没有说什么,这些国家大事是孙书记他们这些领导的职责,而他的职责,就是帮领导们解决一些小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