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2、能重启生产线吗(1/4)

二愣子还是挺满意的,这些车怎么也能拼装出五千辆能用的吧。

随即,他把情况用微信发给了杨凡。

杨凡正在书房接见红儿和柱子,了解这次行动的细节。林月如和小娘皮也在作陪。

她俩是秘书处的正副处长。自然有必要了解情况。

这两人都是专业干特务出身,业务远比杨凡熟练。问的问题都在点子上。

杨凡看到手机亮了,拿起来看了看。没想到乌兰乌德厂,居然有这么多存货,让他有些喜出望外。

大明糟糕的路况,最适合的就是这种车了。

毕竟,在泥泞的西伯利亚都能走,大明就更不是问题了。毛子的产品一向以粗糙,耐操闻名。正好适合明末这些文盲。终身免维护才最好呢。坏了他们也不会修。

而且,树木和水,到处都有,大明这边完全可以正常使用。不需要化石燃料,这是最大的优势。

轮胎可以从现代订购,也可以用翻新的。杨凡这边就有轮胎翻新工厂。传送来的旧轮胎翻新后,还能用五年到十年。

轮毂自己这边就能生产。毕竟那些车放了半个世纪,轮胎没气了。导致轮毂一个点着地,都变形了。

二愣子说,那个工厂只有五十岁以上的老爷爷、老奶奶了,年轻人都走了。这也不是大问题,国内找些汽修工还不容易吗。修复大神有的是。不行去吧铁那里找些,哪里遍地都是修复报废汽车的大神。

设备什么的给配上。再加上国内的工人派过去。和这些了解这种老车的老工程师、老工人们组成新的团队。修复個七八千台,甚至上万台也是有可能的。缺啥配件儿就生产呗,快一百年前的东西,能有什么难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