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买布(1/3)

大昌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最新的制度自然是明华帝规定的。

童生考完就是秀才,乡试考完是举人,会试考完是进士,殿试考完就出三甲。

无论是童生考试,还是乡试,都是不论人数只论分数。

试卷由邻近州郡共同出题,出题比重和所涵盖的内容,每年都会在将开考的前两月下旨规定。

送旨官会派人监督当地州郡官员,出题、开考、落卷、批改、公布公示等流程都会进行监督,直到全部考试圆满结束。

考试期间,送旨官手握圣旨,可越所有官阶监督州郡,拥有极大权利。

因此,送旨官也是算是个肥差。

考生们只要考上了所核定的分数,都能够被录取,拥有进一步考试的资格。

人少不添,人多不减。

所以在此期间,考生们都很乐于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互帮互助。

包括分享各种考试信息。

若是要花钱的,就另当别论。

除了王六郎之外,王三郎、王四郎、王五郎、王七郎都忍痛拿出了银子,向王二郎买了一份,拿回去誊抄。

王五郎之前还想着,等到王三郎抄完了,再拿一半的银子出来,从王三郎那里誊抄。

在王三郎誊抄的时候,王五郎就把这个事儿跟他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