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王教授(3/4)

他的身材不算高,比赵山河矮了大半个头,却看的很仔细。

在赵山河有些赧然的时候,他才开口说道:“我也早就想跟你这个华人天才相见,不愧为我华人骄傲。”

赵山河连忙谦虚道:“小子天分不值一提,王教授著作等身,才是华人典范。”

徐陈爱芬年纪最大,笑着说道:“好了,你们两人如此见外,要是比起荣誉,我这个一无是处老太婆,都不好意思跟你们一起吃饭了。”

赵山河跟王教授都笑了笑,赵山河请他在对面坐下,又请徐陈爱芬坐下,最后才坐了下来。

这位王教授祖籍河北,祖父在清朝为官,定居江苏。

他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终其半生,都在南洋募款,报效祖国。

他出生于南洋,青少年时代,一直在寻求回国效力,只是抗日战争之后,才回内地就读大学。

解放战争打响,大学停课,他回到了南洋就读,后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

因为父母的影响,加上漂泊的人生,他在华夏历史、海外华人、民族主义、移民研究等众多研究领域均有重要建树,被多国教育工作者称为“国宝级学者”。

赵山河前几天要跟他见面,就了解了一下,他从五十年代至今,出版的各类人文书书籍就有几十本,是真正的学者。

对这样的人,赵山河一直很尊敬。

等他们坐下,侍应生端来了水,赵山河亲自双手递到他们面前,这才坐了下来。

王教授等赵山河坐下,点了点头,就开口问道:“赵山河……”

“王教授叫我阿河就好。”

“阿河,香江大学在学科的研究方面,目前远逊知名大学。你是只想拿个文凭,还是想要认真学习?”

赵山河沉吟了一下说道:“学习的目的是掌握更多的知识,我更趋向于学以致用,而不是做研究。或许这么说功利了一些,但这是我真实想法。”

王教授又问:“也就是说,你选择香江大学,更主要是因为在香江你能继续照看自己的生意,在大学的学习,更多是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是的。”

他叹了口气说道:“我也想到是这样,有些遗憾啊。”

赵山河有些不明白他的意思,他却又说道:“我对你的了解,比你预想的还要多,从你两年前以几乎满分的成绩获得全港状元,所有人都知道你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