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赵珪献策(下)(2/2)

“那你们现在能动用多少兵力?”

章惇再次问道。

“这个……之前我们动用了十五万大军,却惨败而回,现在能动用的恐怕顶多七八万人。”

赵珪想了想这才回答道。

章惇闻言也再次露出沉思的表情,赵珪也不敢打扰,就在一旁静静的站着。

过了好一会儿,只见章惇伸手将桌子上的地图收了起来。

“赵副使,你的这个建议很不错,我会向陛下建议的,不过能否通过,还要看陛下的意思!”

章惇笑呵呵的开口道。

“谢章公!”

赵珪闻言也露出喜悦之色,当即再次行礼。

不过章惇这时却饶有兴趣的看着赵珪,随后忽然话锋一转问道:“赵副使,老夫与你虽是初识,但从刚才的谈话中,也能发现你见识过人,我大周新立,正是需要人才之时,不知你可否愿留在我大周为官?”

突然间听到章惇向自己抛来橄榄枝,赵珪也明显的愣了一下。

不过很快赵珪就反应过来,只见他沉思了片刻,随即向章惇深施一礼道:“我赵氏本就是汉人,当初为避战乱才迁居高丽,现在大周当兴,我赵氏也早有回归故土之心,因此赵某自然是求之不得!”

“哈哈哈~,赵副使果然是个妙人,以你之才,呆在高丽实在太委屈了,我明日就向陛下举荐于你!”

章惇闻言也大笑一声,甚至还亲热的拍了拍赵珪的肩膀。

做为宰相,章惇早就看出赵珪的那点小心思了,毕竟他之前不明着向宁复献策,反而要私下里来见自己,这显然是有意在向自己展示他的才能。

要知道宰相可是有资格举荐官员的,虽然赵珪是高丽人,但这并不是什么障碍,毕竟之前高丽就请求允许他们的士子来中原参加科举,如果能中举的话,肯定也会愿意留在中原为官。

毕竟人往高处走,能留在大周这样的国家为官,显然比呆在高丽那种小地方有前途的多。

章惇也是看出赵珪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毕竟他献上的这条策略看起来简单,却需要收集各方面的情报,才能做出决断,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第二天一早,章惇带着地图进宫,然后亲自将赵珪献上的策略详细的讲了一遍。

宁复听后也大为惊讶,做为一个后世人,他对鸭绿江这个名字实在太熟悉了,不过很可惜,宁复并没有去过鸭绿江一带,并不知道这条河的水纹情况。

另外对于东女真,宁复也只知其名,对于他们的情况也并不怎么了解,甚至他都不知道这些东女真住在哪里,所以也没想到可以进入鸭绿江,截断他们与金国之间的联系。

“章公,这条计策可行吗?”

最后宁复十分谨慎的问道。

“那个赵珪保证可行,不过最好还是派人先去探查一下。”

章惇也谨慎的回答道。

“立刻派人前去鸭绿江,若是此计可行,这个赵珪倒是个难得的人才,可以留在我大周。”

宁复当即拍板道。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