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幼苗(3/4)

报社的记者们也闻风而动,特意过来采访了白芙美和刘长林,还给他们俩拍了特写照片,照片上,白芙美搂着几个抚育院的孩子笑的格外的灿烂,而刘长林,则仿佛一个温文儒雅的父亲,手搭在两个稍微大点儿的孩子肩膀上,守护一般的站在她们后面,孩子们笑的腼腆,可眼睛里面却有光。

很快,几个抚育院,一百多个孩子,就都给抽完了血。

医院里也是加班加点的把检查报告给弄出来。

妇联和基金会给抚育院做血检的事情,很快就被记者写成了报道,发在了京城早报上面,主题用的便是关爱儿童健康,妇联和儿童少年基金会为抚育院孩子做血检的事例,文章生动的讲述了当日各大医院的护士同志是怎样在妇联的领导下,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下乡’活动。

报道的最后,记者同志还应白芙美要求,说了关于肝炎的危害以及肝炎的表现特征,并鼓励普通家庭都能去医院做一个血检,无论是否有病,也买一个心安。

这是对外宣传。

对内,白芙美也是踊跃的提意见,她写了份报告,向周淑丽提议,要求餐饮业从业人员,必须拥有卫生局颁发的健康证,类似于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是不能做餐饮业。

并且要求到医院来生产的产妇,必须要血检,提前发现是否是肝炎病毒携带者,以便于孩子生下来能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从根源上阻断病毒感染。

还提议孩子从出生起就佩戴手环,母婴同室,预防孩子错换等问题。

这几项提议一个比一个涉及的面儿广,且不说别的,只说肝炎患者不能做餐饮业,这一项就能断了不少人的生机。

但是没办法……

“总不能拿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去赌那可能不可能的几率吧。”

白芙美可是知道的,在前世,肝炎最肆掠的不是如今,而是九十年代,九十年代全国肝炎患者人数达到将近一亿人,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肝炎大国,华国在未来几十年里,也成了世界范围内肝炎负担最重的国家。

而如今她所提的措施,也是以后国家都会提出来的。

虽然不知道她如今所做的一切,在历史的洪流中是不是杯水车薪,但是既然阴差阳错的负责了关于肝炎这方面的工作,那她就必须用心的去做这份工作。

周淑丽拿到这份报告后,先是沉思了许久。

然后将它放在旁边的备忘录里:“我回去仔细看看再说,你若是还有其它的想法,尽可以提出来。”

“我想到了就再写一个报告。”

和姨奶奶说话,白芙美的态度就随意许多,至少不像别人那样紧张。

“行。”

周淑丽笑笑,说完了公事,该说私事了。

“你这些日子也忙的不轻,你奶奶在家头发都快愁白了,你和小高是怎么想的?”

白芙美一听就知道周淑丽是在问孩子的事,她能说自己暂时不想生孩子么?

那是不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