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劳心者治人(1/5)

吴都城西,在一座较为繁华的酒肆外边,孔子正在讲学。

前来聆听孔丘教诲的吴人可不少,其中不乏游学的士子,或者往来的商贾,也有不少是吴国本土的贵族子弟。

幸而此处的空地较为宽敞,不然拥挤起来,    寻常的马车休想通行。

此时,微服私访,穿着一身常服,作贵族子弟打扮的庆忌,也混在人群中,一睹“万世师表”的孔子的风采!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能被称之为“圣人”的少之又少。

而一个人必须德行、才能都得到世人的认可,才能够称之为圣人。

如孔丘、孙武、老子、周公、王羲之等等,    都是在某一领域十分突出,且有开创性的人。

“夫子,弟子有一事不解,不知夫子能否解惑?”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年轻士子出声道。

“请讲。”

“弟子欲学种庄稼之道,夫子可授耶?”

“我不如老农,子欲学稼,不妨问之老农。”

“那,为圃(种蔬菜)之道,夫子可授耶?”

“我不如老圃,子欲为圃,何不问之老圃?”

闻言,那年轻士子嗤笑一声,说道:“夫子为圣贤,传道受业解惑耶,安能连民生之道都不晓矣?”

这明显是来砸场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