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广州的发展(2/4)

从广州这个州很不一样,大唐对岭南道其他州都是被贬的官员才会来这里。

但只有广州那是只有官员升迁会被派遣到这里来,从这里就能看出实际上广州的重要。

当然,对李泰来说,自然看不上广州的这点生产,甚至李泰还嫌弃广州的生产力差劲呢。

但李泰非常清楚,如果将来干掉高句丽,华夏人口积蓄足够,想要进行全面开发东南亚,甚至开发海洋利益,那广州就是整个计划的最重要支点!

所以广州这边的农业学府,不论是来信还是其他什么政策,只要李泰觉得能够让广州农业学府得到提升的都马上执行下去。

当然因为距离,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原因,一般上也只是每年派遣学生去农业学府时,一起都给办理了。

毕竟每次只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去广州成本实在太高了,而且人在路上也很容易出各种各样的事情没了。

如果连一个知会的人都没有,说句严重一点的,深山老林被狼叼走了不让人知道。

所以还是每次派遣学员去广州的时候,顺路进行集体活动的好。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出现了各种水土不服的不良反应,多一些人在身边至少不会全躺下了了,有人照顾恢复起来也快多了。

很快,冯智玳沐浴更衣后,与王志方一起坐在庭院中享受这一片宁静。

而两人面前有着香气浓郁的红茶,作为配料的蔗糖,以及简简单单的萝卜糕。

冯智玳一边吃着茶点,一边道,“这都快过年了,学院里面可是否有缺少什么。

若有的话,王景贤你也莫要客气,知会我一声,定然给你准备得充足。”

“某在这里代学院师生谢过,但农业学府的情况想来你也知晓,还真不缺少东西,甚至每年那些蛮族每年过年时,还会送不少东西过来的!”王志方开口道,

“说实话除了春秋两季,实在是高温多雨,否则这地方倒是养老的好去处。”

冯智玳看着王志方自得其乐的从容姿态,倒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因为在生活物资上,农业学府这里是真的不缺少,或许某种程度上来说,整个广州也越来越依赖农业学府。

依赖农业学府的教师传授当地的百姓知识,依赖农业学府的学生传播的耕种方法,依赖医舍之中走出的医行走,翻越千山万水不分民族的救助伤员。

很多部落或为了明年的耕种,或为了感谢医行走的救助,每到年关时都会拿出自己这一年收获中的精品千里迢迢向农业学府送过来。

为得就是希望明年时农业学府不要忘记自己,或者不要忘记自己的部落。

而别得不用说,单是袁客师留下来的在这时代最适合广州当地的节气日历,更被当地种田的百姓奉为耕种宝典,毕竟广州这边的气候跟广州以南的气候几乎是截然不同的。

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耕种节气,广州的耕种也算是有了精耕细作的基础。

而对广州的农业学府学员来说,在这里最难忍受的既不是这里大拇指大小的蚊子,也不是拳头大小还会飞的蟑螂,更不是令人湿热难忍的气候,而是思乡。

尤其是每到过年时,每位老师或者学生都会无与伦比的思乡。

所有来到广州这边的学员,必须要待满三年的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